萧光绪
《吊步香诗十首·其一》的原文如下: 丧元沟壑是寻常,百战孤城气独张。 彖邑他年传不朽,生人反借死人香。 将逐一进行解释: - 丧元沟壑是寻常:这里的“丧元”指的是失去政权或生命,“沟壑”则通常用来形容困境或者死亡之地,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失去生命的普通人所面对的困境和挑战是常见的。 - 百战孤城气独张:“百战”指的是经历了多次的战斗,“孤城”则是指孤立无援的城池,这里形容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
注释: 风息气不暖,月明物岂华。 云山层递转,何处是吾家。 译文: 风吹来,气温没有回升,月光明亮,万物难道都是花吗? 云雾环绕的山峰层层叠叠,哪里才是我的家乡啊
诗句原文: 壮士登埤呼昊苍,阵云深黑飞沙黄。 危城血战留奇烈,万古睢阳可并香。 注释翻译: - 壮士登埤呼昊苍:“登埤”指登上高地或高处,“呼昊苍”表示呼唤苍天。整句诗描绘了英勇的战士站在高处,面向天空,发出震撼天地的呼声。 - 阵云深黑飞沙黄:这里的“阵云”可能是指战场上密集的乌云,而“黑”和“沙黄”则形容了战争的激烈程度,暗喻战斗的紧张气氛。 - 危城血战留奇烈
《山晓》 山间初晓,阳光照耀下翠微闪烁,满路的稻香和衣上的露珠轻飘。 秋意正浓,清凉的雨后,万松深处传来泉声。 注释: 1. 山晓:清晨山中的景象。 2. 晴光初射翠微明:阳光照射在翠绿的山丘上,发出明亮的光芒。 3. 满径禾香衣露轻:满路上都是稻香,衣服上的露水轻飘飘地落下。 4. 秋爽正当凉雨过:秋天凉爽宜人,刚刚过去的一场秋雨。 5. 万松深处听泉声:在万松深处,我听到了泉水的声音。 赏析
【注释】 吊步香诗:指哀悼忠臣的诗。国泽:指国家的恩泽。城:指国土。何强:多么坚强。死忠:至死不渝的忠诚。侠骨:指忠臣的骨头。 【译文】 三百年培养国家,凭恃着国土而没有屈服。 至死不渝的忠诚不是死,永劫难逃地应听闻侠骨的芳香。 【赏析】 此诗为哀悼忠臣而作。诗人对忠臣的颂扬之情溢于言表
注释:红色的轮盘映照在天空的月亮上,霜地凝结寒冷未被触动。车内的人因为冰凌触手而感到惊讶,风前还有人举鞭驱马前行。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霜寒图景,生动展现了霜地凝寒未动尘、红轮十丈照征轮、舆内掀髯冰触手、风前尚有举鞭人等景象。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车夫、车轮以及冰凌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视觉与情感双重享受
【注释】 同泽:指与同族之人有相同的遭遇。 同仇:指共同的敌人敌人。 矢勿降:发誓绝不投降。 醉梦:比喻虚幻的梦境。 乾坤:指天地,也指国家、世界。 成绩:成就。 丹衷:赤诚之心。 青史:史书。 【赏析】 此诗为《吊步香》组诗之八,作者自序云:“同仇敌忾心不降,一念痴顽醉梦中;虽无建功业乾坤,尚有丹忱青史名。”表达了诗人对国难的忧虑和对民族危亡的愤慨之情。 首句“同泽同仇矢毋降”
【注释】 发:头发。还:归还;归依。父土:父亲之土,指坟墓。王:君王。愧:惭愧。妾妇妆:指妇女的妆容。红蓼、黄花、白骨,皆指秋日江边的景象。 【赏析】 《吊步香诗》十首是李贺为悼念其母而作的组诗,其中六首写于公元820年左右。此诗为其中的第六首,以悲叹的口吻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发肤还父土还王,愧杀男儿妾妇妆”,意思是说:我的头发和皮肤都还归于父母和君上
第一句“匹夫螳怒敢车当”:形容一个人愤怒到极点,连螳螂都要去抵挡。 第二句“捐殉非因国士偿”:虽然我为国牺牲了,但不是因为那些国家英雄的回报。 第三句“万众流芳书不尽”:我的事迹将永远被人们传颂和纪念,无法用文字全部表达清楚。 第四句“岂图身后姓名香”:谁能想到,死后的名声会比生前更香
注释: 南北风靡气破伤,潮回江上守残礓。 家家节烈头堪断,不独西山薇蕨香。 译文: 南北风气已改变,潮水退回江边守着残砖。 家家都有贞烈之志,不只有西山的薇草和蕨菜香气。 赏析: 此诗以“节烈”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节烈妇女的赞美之情。首句“南北风靡气破伤,潮回江上守残礓”,描绘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次句“家家节烈头堪断,不独西山薇蕨香”,则赞美了那些有贞烈之志的女子,她们不惧艰险,坚守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