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治
幽栖官阁静,钟鼓动江滨。注释:在深山的官舍静悄悄地居住着,听到外面传来的钟声,又看到江边有鼓声。 风雨初长夜,乾坤未老身。注释:此时正遇上风雨交加,天昏地暗,但自己却还年轻,身体还健壮。 思君千念起,作客二毛新。注释:想到你时,心里总是涌起千言万语,而自己却已两鬓斑白,像做客一般。 才华拟洛神。注释:常常写诗寄托哀思,我的才华堪比洛水之神的神女
晓行之冯祥 高旌拂秋露,遥出岭云西。 不辨山中树,来听雨后溪。 峰端知地迥,木末见天低。 毒瘴蛮方路,行行转自迷。 注释: 晓行:早上出行。 冯(fén)祥:即冯子华,字茂世,唐代诗人,有《春游》诗。 旌:旗。 “高”二句:指早晨行走在秋天的露气中,远远望去,云雾缭绕的山峰向西延绵而去。 不辨:分辨不清。 “峰端”二句:指站在山巅,只见远处的山峰与大地相连,而树木的梢头却显得低矮。 “毒瘴”二句
谢家坪厂中除夕 车盖驻村墟,臣心鹿豕知。 一年终此夕,万里对诸夷。 雨雪人销后,杯盘吏散时。 愁如灯下影,行处不曾离。 注释:谢家坪厂中的除夕夜,我驾车回到村里。我心中的鹿和豕已经明白了我的心意。一年又过去了,我在这个地方过了一个除夕。面对万里之外的诸夷,我深感忧愁。雨雪过后,人们已经散去,官吏们也离开了。我的心情就像灯下的阴影一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离开。赏析
【注释】 ①铜标:古代在水路交通要道上立的铁柱,用来标志渡口。 ②关南:泛指南方,这里指长江以南。 ③垂蔓:藤蔓植物,攀爬在树木上。楠木:一种珍贵的木材,常用于制作家具、雕刻等。 ④秋波:秋天的水波。縠(hú):形容水面轻轻波动的样子。 ⑤晓气:清晨的雾霭。万重岚:浓重的山岚。 ⑥去处:目的地。风采:风度、气度。这里指诗人的才华或气质。 ⑦猿啼:猿猴的叫声。棹(zhào):船只上划桨的工具。
【注释】 1.秋山:秋天的山峰。 2.晓:天刚亮的时候。 3.树鸣:树上有鸟儿啼叫。 4.愁路险:担心走路的危险。 5.向高行:向着高处行走。 6.肯:岂,难道。 【译文】 清晨我沿着山路行走时听到鸟鸣声,哥哥仔细地分辨着那声音。 秋天的山上清晨雾气清清,树上有鸟儿双双在深处啼叫。 这哪是担心走路的危险啊!怎会教人仔细地向高处行走? 【赏析】 此诗描写作者秋日行山途中所闻所见之景
注释: 1. 伐棘锄茅径始开,客衣轻露洒珠来。 伐棘锄茅:用斧子砍树,用锄头除草,开始开辟一条通往向堡的道路。伐棘,即砍荆棘,这里指砍伐树木;锄茅,即锄草,这里指锄除杂草。 客衣轻露洒珠来:客衣被露水打湿,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 2. 云中细入仙人境,天际遥看白帝台。 云中:形容山势高耸入云,如同仙境。 仙人境: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天际:形容远处山峰高耸入云端,如同白帝台一般。 3.
译文: 八月的早晨,我登上太平寺绝顶山房,看到那高高的山峦在晨光中渐渐明亮,但似乎还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郁。 鸟儿似乎也感受到了山中的宁静与安详,它们栖息在枝头,显得如此和谐安宁。 随着微风轻轻吹过,山间飘来淡淡的雾气,仿佛比烟雾还要浓厚些。 我经常思念着那些旧日的朋友和伙伴,他们的音容笑语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然而,当我突然收到一封新诗时,我仿佛又看到了他们的影子,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注释】 日午:中午,太阳正午。 行旌:指出行时所持的旌旗。 羿村:传说中的地名。 羿蛮:传说中的人物,相传是后羿的后裔,因善于射箭而著称于世。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恭敬。引:带领、引导。 乔木:高大的树木。 指点:用手指示意。 云头:云的顶部,这里比喻山巅。 剑门:地名,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是通往巴蜀的要道。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行途中经过一个名叫“羿村”的地方时所作诗篇
止山寨 地无五谷与桑麻,欲觅人烟未有家。 夜半月明山鬼啸,风吹竹户灭灯花。 注释: - 五谷:泛指各种农作物。 - 桑麻:指养蚕的植物,也泛指农事。 - 人烟:指人类居住的地方。 - 月明:明亮的月光。 - 山鬼:指山林中的鬼怪或精灵。 - 竹户:用竹子做的门或者窗户。 - 灯花:蜡烛燃烧时产生的花纹状火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孤寂的场景。首句“地无五谷与桑麻
注释:霜风吹拂着我的鬓发,让我急忙赶路,野水在寒夜中渡过月光皎洁。我不如那在芦丛中垂钓的老渔父,扁舟长篷,傍江城而居。 赏析:此诗是诗人于乾元二年(759)流寓江南,途经渔浦口时所作。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之情。首句写诗人在月夜中匆匆赶路的情景。次句写夜行所见之景,点出“过渔浦”这一题意。三、四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老渔父的不同境遇,以及诗人对这种境遇的感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