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晓上露华清,有鸟双双深树鸣。
不是为人愁路险,肯教仔细向高行。
【注释】
1.秋山:秋天的山峰。
2.晓:天刚亮的时候。
3.树鸣:树上有鸟儿啼叫。
4.愁路险:担心走路的危险。
5.向高行:向着高处行走。
6.肯:岂,难道。
【译文】
清晨我沿着山路行走时听到鸟鸣声,哥哥仔细地分辨着那声音。
秋天的山上清晨雾气清清,树上有鸟儿双双在深处啼叫。
这哪是担心走路的危险啊!怎会教人仔细地向高处行走?
【赏析】
此诗描写作者秋日行山途中所闻所见之景。首联写“山行闻鸟鸣”时的情形,颔联写“有鸟双双深树鸣”,颈联说“不是为人愁路险”,尾联则反问:“肯教仔细向高行”。全诗以“闻鸟鸣”开篇,由“闻鸟鸣”引出山间之景,再进一步描绘山中之鸟,最后抒发感慨,表达对大自然美景的感受。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鸟”、“露”、“山”等自然景物人格化了。如“鸟”句,用“闻”字将诗人与山间之鸟联系起来,仿佛诗人正侧耳倾听山鸟的啼叫;“秋山”句,用动词“晓”写出山的清晨和露水的清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间的清新和寂静;“有鸟双双深树鸣”一句,通过“双双”一词,表现了树上两只鸟的叫声,同时通过“深树鸣”,表现出它们所处的位置,为下文作铺垫。
颔联“不是为人愁路险,肯教仔细向高行”两句诗,表达了一个道理:并不是由于道路艰难才不敢高飞远走,而是怕路途艰辛,所以才小心谨慎地向高处行走。这里,诗人借用了古人“鸟择木而栖”的典故来说明这个道理,既表明自己志向高远,也暗含了自己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这首诗语言平实无华,却意境深远。作者通过对山鸟自由飞翔的描述,表达了自己不畏困难、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也启示人们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不要被困难所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