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钦顺
诗词名句“玉立班行忆共朝,金陵重睹旧风标。九天召命来何速,千古心期话未消。”出自明代诗人罗钦顺的《送杨晋叔京兆之任》。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深厚的情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玉立班行忆共朝:在朝廷中站立如玉般的形象,回忆起我们共同的日子。 2. 金陵重睹旧风标:回到风景如画的金陵(今南京),重睹过去的影子和风貌。 3. 九天召命来何速:皇帝的命令迅速下达
【注释】谪仙:指李白。孙子莹冰清:形容人清白纯洁。七步踉蹡五字成:形容文思敏捷,才思敏捷,一吟就成。心远独怜山水好:心中远离世俗,只爱山山水水。眼高浑看利名轻:眼力很高,名利看得淡。存身我已惭龙蛰:自愧不如潜藏的龙。縻(mí)爵谁应和鹤鸣:比喻自己得不到重用,只能像鹤一样鸣叫。别酒半醒回首处:离别之时,酒还未醒,回头四望。江风吹浪暮云平:夕阳西下,江上波浪拍打着岸边的岩石
解析与翻译 诗句分析: 1. 愁将病眼看催科,不道刚逢使者过。 - “愁将病眼”形容诗人因生病而视力不佳,只能通过“愁”来表达其心情的沉重和无奈。 - “看催科”指的是处理或面对官府催税的任务,体现了作者对国家财政和百姓生计的关注。 - “不道”表示没想到或未曾预料到。 2. 生理只凭诗卷足,梦魂原傍陇云多。 - “生理”在此处指代生计或生活所需,“只凭”强调了依靠之意。 -
注释: 忆仲弟以六月六日上事 其二 桃花千树塞玄都,超佐薇垣帝渥殊。 上事不妨沾暑雨,开门先合剪春芜。 农桑遍野家应给,寮寀同心德不孤。 须忆少年兄与弟,青灯相对讲三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与弟弟在六月六日一起参加祭祀仪式的情景,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桃花千树塞玄都,超佐薇垣帝渥殊。”这两句诗描绘了祭祀场景的美丽景象。桃花烂漫,犹如千树盛开,塞满了玄都城,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注释】 东海:指代家乡。溯天河:泛指游历名山古迹。吴山:即苏州的虎丘。第一坡:指虎丘最高的一峰。官比旧寮真特达:官职比旧时更高了。官比旧寮,指官职高升了。剑蟠深匣未销磨:宝剑被收藏在深匣中,尚未削磨锋利。薰风别院啼黄鸟:指诗人在别院里听到黄莺的啼声。细雨闲阶长绿莎:在下雨的时候,看到台阶上长满了青苔。飞盖东西休草草:不要急着走,慢慢来。含哺老人歌:像含哺的老鹰那样发出歌声。 【赏析】
“绕门迎候几朝昏,飞盖飘然向大藩。” - 这句诗描述了仲弟在门前迎接的情景以及他乘坐的车子飞驰而去的画面,表达了一种忙碌而紧张的氛围。 “百里江津能自画,五年心事共谁论?” - 这句诗描绘了仲弟在江边绘画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五年来的心事无人可以分享,透露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虽传谢眺新篇到,应负姜肱旧被存。” - 这句诗通过提及已经传至的谢眺的新作和仍然留存的姜肱的旧被
【注释】 白鹿洞:位于庐山五老峰下,是庐山名胜古迹。 偶寻:偶尔游访。 识庐山面目真:指第一次真正地看到了庐山的全貌。 双瀑:瀑布。 五峰:庐山有五座山峰,这里特指香炉峰、五老峰、含鄱口、汉阳峰、如琴湖。 笃生:笃厚的人,这里指有才能的人,也指志士仁人。 雄镇:雄伟的镇守。 结茆当绝顶:在山上盖茅屋居住。 赏析: 《游白鹿洞》共两首,这是第一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热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意
【注释】 壬申:农历正月初一。梅圣俞,北宋文学家梅询的字号,梅询曾作过“元夕”诗,所以这首诗是作者在元宵夜写的。大人:指大舅父。梅圣俞:北宋诗人梅询,字圣俞,世称梅公。用:依照。梅圣俞韵:以梅询《元夕》诗句为韵。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坎止流行到处欢:意谓坎卦停止运行,流而不止,到处都是欢乐的气氛。坎:八卦之一,代表水。坎卦为水,象征流动、变化。流行:流动不止,到处都在活动。坎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季弟》。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日照银台晃掖垣(注释):阳光照耀下的银台宫殿,显得格外耀眼,仿佛晃动着宫墙。 五年五度沐殊恩(注释):五年来五次受到皇帝的特殊恩宠。 对扬闿切心无愧(注释):面对天子的荣耀和使命,内心没有愧疚。 裁决从容令不烦(注释):处理政务时从容不迫,使得法令不会繁琐。 草色入帘诗兴远(注释):春天的景色透过帘幕,激发了诗人远大的诗意。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戈公赴京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早从周道骋华骖,阅历年深事事谙。 释义:很早就跟随周公的道路驰骋,历经岁月沧桑,事事都变得熟悉了。 2. 诸老共推心德一,两都更践法司三。 释义:各位长辈共同推崇您的仁德为一,两都即京城和外地,您在京城和外地都担任过执法官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