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钦顺
【注释】 谒初祖主簿府君墓太玄观主萧云汉:拜访祖先的墓地,主人是萧云汉。 谒:拜谒,拜访。 初祖:对先祖的敬称,这里指作者的祖父或父亲。 主簿:官名,主管文书的小官。 府君:对郡太守(刺史)的尊称,这里指萧云汉。 太玄观:在洛阳,晋代道士王弼建。 主萧云汉:即萧云汉为萧氏宗祠看管。 候:等候,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途:道路。 因:于是,就。 少憩:稍作休息。 归: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其进阶的祝贺。 碧山真隔紫宸朝,石濑溅溅远市嚣。 衰钝已惭金作砺,光华那称玉围腰。 误烦诏旨来空谷,复枉诗筒过野桥。 一寸丹心何所似,华封三祝大哉尧。 注释: - 碧山真隔紫宸朝:指的是诗人身处远方,但仍然能感受到紫禁城的气息。 - 石濑溅溅远市嚣:石濑(小溪)在远处,溅溅水声像是在喧闹的城市中。 - 衰钝已惭金作砺:形容自己的能力不足
送缪州守之任夷陵 爱国情真圣主怜,岁中官职看频迁 北来制锦蛮烟断,西去行春郢树连。 嘉绩尽教光汗简,老怀偏是惜离筵。 丁宁至喜亭前柳,浅系东吴万里船。 赏析: 本诗是明代诗人罗钦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他对友人即将出任夷陵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的祝福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爱,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注释】谒:拜谒。地行仙:道教传说,认为仙人能在地上行走。薰(xūn)炉:一种古代熏香的器具。琳馆:指山林中的馆舍。穷:极尽。锦屏:华丽的屏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初祖主簿府君墓地的拜谒之作。诗人以“疑是地行仙”开头,表达了诗人对墓地主人的崇敬之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好奇心理。颔联两句写墓地的环境,山势、水流,以及建筑的布局都描写得十分细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颈联两句写墓地的古迹,碑文清晰可见
诗句释义: 我曾在乡试榜单上与诸位同年同榜,但惭愧自己出身寒微,像池塘里的水一样。 译文: 我在乡试中与其他同年一起被录取,但因出身贫寒,自感不如那些出身显赫的人,感到羞愧。 关键词解释: 1. 乡试:古代中国选拔地方官的一种考试,通过者可成为县令或县丞等低级官员。 2. 同年:指同一年参加乡试并在同一榜上有名。 3. 愧以潢污迩槛泉:以“愧”字开头,表达因自身出身低微而感到羞愧的情感
【译文】 还没有到晚年就勇往直前地隐退,年老时更加健壮强健。 旌旗到处贤声遍布,拄杖便时野趣长长。 观察事物分明是道眼,传家珍重是书香。 平生最切高山仰,献寿深渐药里妨。 【注释】 庆曾石壁:指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中“但曾相见便成亲,使君宁久作沾巾。”的石壁,此处借指贺铸本人。 佥宪(qīn yuàn):官名。明代为监察御史别称。这里借指贺铸。 八十:年龄。 未及稀年勇退藏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
送金司训致仕还镇江 经阁新成坐有毡,讲馀归兴忽飘然。 笑看桃李春风在,贪取烟霞乐事偏。 鸥鸟惯来遵渚近,鲥鱼初上入庖鲜。 林深地僻新闻少,免得闲愁挠夜眠。 【注释】: 1. 经阁:指藏书楼或书斋。新成:刚刚建成。有毡:铺上了地毯。 2. 讲馀:讲授完毕。归兴:归来的兴趣。忽飘然:忽然轻松愉快的样子。 3. 桃李:比喻学生。春风:比喻美好的时光。 4. 烟霞:云气和山景。乐事:乐趣。偏:特别多。
庆欧阳碧溪六十 其二 君作行人奉使初,赠言盈卷我偏迂。 那堪岁月推迁速,且喜山林燕息俱。 报国馀忠森令子,养生真诀陋阴符。 从来画手多传信,合写人间寿岂图。 注释: - 诗句解读:《庆欧阳碧溪六十》是明代罗钦顺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其中“君作行人奉使初”指的是欧阳碧溪被派遣为使者去执行任务。而“赠言盈卷我偏迂”表达了诗人因为收到许多书信而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 译文与分析
庆曾石壁佥宪八十寿 其一浴沂刚值暮春天,又辟华堂展寿筵。 一道笙歌麟趾并,两阶冠屦豸袍先。 心清自得延年术,官久曾无负郭田。 乡里只今须表正,愿公长作地行仙。 注释: 1. 浴沂:指在水边沐浴和游泳。 2. 华堂:华丽的厅堂。 3. 一道:这里指宴会中吹奏的乐声。 4. 麟趾:麒麟的脚,用来比喻吉祥。 5. 冠屦(jù):指礼帽和鞋子。 6. 豸(zhì)袍:用豸皮制成的礼服,象征尊贵。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