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钦顺
注释: 秋天的傍晚,江湖水位渐渐下降,船槽也随之落低。江边曾经有高架的船只逐场停靠,如今却变得很低。低田的水泛滥成灾,经常导致庄稼歉收甚至绝收。现在要吃新鲜的食物,但因为劳动繁重而感到惧怕和担忧。 赏析: 《江行即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时分,作者在长江边观察水势和农田情况的情景。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紧扣“江行”和“即事”的主题,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
【注释】 次鸭栏驿:驿站名。 次,停宿。 鸭栏驿对岸:指鸭栏驿的对面。 断山:连绵不绝的山岭。 偃蹇(yǎn jiǎn):屈曲不平貌。 卧中流:横卧在江流之中。 洲:水中的陆地。 茅屋人家:茅草房舍人家。 生理薄:生计艰难。 酒帘:挂有酒旗或布幔的窗户。 【赏析】 这是写一幅渔家风景画。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全诗用白描手法写来,清新自然,朴素感人。 “断山偃蹇卧中流,山下平铺一片洲
【注释】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为三国时期鲁肃所建,历代名臣骚客登临作诗题画,抒发情怀。 黏天秋水净无瑕:“黏”是“连”的意思。秋天的湖水连天与云相接,清澈透明,没有一点儿瑕疵。 心体本来包四海:“心体”即心胸、胸怀。“心体本来包四海”,是说人的胸襟本来是包罗万象的,可以包容四方八方。 相如词赋为谁夸:“相如”,即司马相如,汉代文学家。相传其辞赋《上林赋》、《子虚赋》等皆为汉武帝所赞赏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山馆停车坐夕阳:这句描绘了诗人在山馆中,停车欣赏夕阳的景象。"山馆"指的是一个位于山顶的宾馆或小屋,"停车"则意味着诗人在这里暂时停留。"夕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即将到来的新日。整句话传达了一种宁静、放松的感觉。 2. 芭蕉新叶过檐长:这句诗描述了芭蕉树的新叶子长到了屋檐的高度。"芭蕉"是一种热带植物,其新长出的叶子常常呈现出绿色
【注释】 次临湘驿:即次在临湘驿。 冈阜:山岗和丘陵。 连延:绵延不断。 清:清澈,这里指水色清明。 带:像一条带子。 曲通池:曲折地通到池子里。 犹闻:还能听到。 屈贾、朱张: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和宋玉,西汉时宋玉和唐蒙。 悲:悲伤,这里指哀伤。 赋;古代一种韵文体裁,以抒情为主。 不见:看不到。 时:同“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岳阳楼的观景之作,写诗人观赏了湖光山色的美景后有感而作
宿荷塘铺 茅屋零星十数家,溪山深处有公衙。 一杯暖脚还高咏,稿就灯前字半斜。 注释:稀疏的茅草屋有几座,溪边的深山中隐藏着公衙门。喝一杯热酒后,我依然在灯下吟诗作赋,字迹歪斜,一半已写成。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茅舍中与友人品茗论诗、饮酒高歌的情景。首句“茅屋零星十数家”,点明这是一处幽静的山水环境,为全诗定下了闲适宁静的基调。颔联写诗人和朋友们在此共饮、畅谈、吟诗、作赋的情景
注释:湘阴,即今湖南的岳阳市,古称巴陵。 译文:城下的湖波将要漫过桥梁,我远远看到太师坊。太师名德早已闻名很久了,贫困到极点,他的子孙却更加有德行。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岳阳楼观赏夜景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城下湖水即将漫过桥梁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诗中“烛行遥见太师坊”一句,描绘了岳阳楼夜色中的壮丽景象,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整首诗语言简练
这首诗的原文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登鹳雀楼》 次蔡店驿 一饭行行两舍交,饥来仍念仆夫劳。 驿楼已近泥途隔,笑指厨烟上柳梢。 注释: - 一饭行行两舍交:在旅途中,每吃一顿饭,都要经过两座驿站。 - 饥来仍念仆夫劳:饥饿时,还想着仆人的辛苦。 - 驿楼已近泥途隔:驿楼已经接近泥泞的道路了。 - 笑指厨烟上柳梢:笑着指着炊烟飘到了柳树的梢头。 赏析:
【注释】 生受舆夫踏草茅:承受着车夫的脚力。舆夫,古代指随从的人或仆从,这里泛指随从的人。生受,即承受。 登临何止助风骚:登临高远之境,不止于观赏风景,还能激发人们的诗兴。风骚,指诗歌。 残山点点浮鹅鸭,阻截狂澜恨不高:残破的山峦点缀着漂浮在水面上的鹅和鸭。阻挡住狂风巨浪,可惜自己不能飞得更高。 【赏析】 此词写登高所见。首二句写诗人登山时的感受。“生受”二字极见其艰难,但作者并不以为苦
【注释】: 1. 过牌洲驿: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2. 地平山迥渺洪流,西啮东吞得自由。地平山,指江岸上的山,远看像平坦的地面;渺,遥远的样子。3. 道是牌洲须记取,驿楼仍在水中浮。4. 须记取:记住。5. 驿楼仍在水中浮:指驿楼仍在水里,依然存在。6. 西啮东吞:形容河流侵蚀山体。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过牌洲驿的景象。 首联“地平山迥渺洪流,西啮东吞得自由。”描绘出江边山峦苍翠,江水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