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钦顺
【注释】 次汉阳 :经过汉阳。 城 下 :指汉阳的城郭。 暂停舟 :在汉阳停泊。 江树 :长江边的树木。 湖 云 :湖泊中的云雾。 一片秋 :一片秋天的景象。 千古神功 :千年来的伟大功绩。 大别 :大别山,今湖北麻城县东北的大别山脉,这里泛指汉水之源一带。 隔江 :隔江相望。 黄鹤楼 :在今武汉市武昌区黄鹤山西麓。 高楼 :高大的楼台。 【赏析】 诗的前两句“汉阳城下暂停舟,江树湖云一片秋”
【注释】: 1. 过牌洲驿: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2. 地平山迥渺洪流,西啮东吞得自由。地平山,指江岸上的山,远看像平坦的地面;渺,遥远的样子。3. 道是牌洲须记取,驿楼仍在水中浮。4. 须记取:记住。5. 驿楼仍在水中浮:指驿楼仍在水里,依然存在。6. 西啮东吞:形容河流侵蚀山体。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过牌洲驿的景象。 首联“地平山迥渺洪流,西啮东吞得自由。”描绘出江边山峦苍翠,江水流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主要情节,结合诗句中重要字词的含义来概括。同时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次鱼山驿”句的意思是:在鱼山驿,看到断堤上柳树成丛,茅屋错落有致,这里没有多少人家,多是客居他乡的人。 【答案】 次鱼山驿 断堤疏柳簇茅庐,土著无多半客居。谁似李家兄与弟,共将名字显嘉鱼。 译文:在鱼山驿,看到断堤上柳树成丛,茅屋错落有致
【注释】 ①次明港公馆:即明港驿舍,在今安徽怀宁西南。②长亭已渡淮:长亭,古时饯别之地,这里指驿站。渡淮,指渡过淮河。③夕阳明港坐空斋:夕阳,指落日余晖,照在港口的空地上。空斋,指驿站的空房,这里指诗人的住所。④盘飧:指饭食、饭菜。官厨:官府厨房。⑤应惭始愿乖:应该惭愧自己的愿望未能实现,意思是说,我本想一饱口腹之欲,却只能勉强吃一些饭菜。“应”是应该的意思;“始愿”是本来的愿望;“乖”是违背
【注释】 过汉川县:作者经过汉川县时作此诗。过,通过。汉川,古县名,在今湖北随州。圆耸:峰峦挺拔。映湖:倒映在湖泊中。却借川名表县名:用“汉”字来代替“汉川”,即“汉川”是因“汉”而得名的意思。官吏少:官少民安,社会安定。鹄袍(ɡǔpáo)犹喜:身穿白色官服的人还喜欢见到读书人。鹄袍,指穿着白色官服的官员;犹喜,仍然喜欢。诸生:古代称学生为诸生,这里泛指读书人。 【赏析】
诗句译文: 野树萧疏映衬着城墙,沙滩清浅,人们竞相撩起衣裳。城中宦途之人不知凡几,曾向南宫识得二良才。 注释: - 野树萧疏:描述城外的树木稀疏、凋零的景象。 - 女墙:古代城墙上防御敌人攀越的矮墙。 - 清浅:形容沙滩的水浅且清澈。 - 竞褰裳:形容人们在沙滩上争相撩起衣服,享受凉爽。 - 南宫:古代宫殿的名称,这里可能指的是京城或皇宫。 - 二良:指两位贤良的人才。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至德安驻城南金泉寺”交代时间、地点。第二句“环寺山重竹树稠,绕城江曲净含秋”写寺庙和江景,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第三句“僧家亦有奔忙日,只为征骖一夜留”,描写了僧家的忙碌和作者的不眠之苦。 【答案】 译文:在城南金泉寺住下(我) 环绕着寺院的群山重重,竹林茂密。环绕着城池的是一片清澈的溪流,秋色澄明。 僧人家中也有奔波忙碌的日子,只是为了征夫的马车一夜停宿。
次应城县 停船湖岸路还平,野色苍茫进入应城。 中途不堪风雨恶劣,披衣仍自走到天亮。 注释:次:停泊。应城:地名,属河南。舣(yǐ):停船。中道:半路。燎(liáo)衣裳:披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应城时所作,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写停舟湖岸,路还平,说明诗人刚刚停船,还没有走多远。第二句写眼前看到的应城的景色,用“苍茫”来形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三句写途中遇到的风雨
【注释】 1.灵光:指洛阳的灵台、明堂,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所建。 2.伊迩:即伊洛之间,指洛阳一带。 3.肥羜(yín):指肥美的羊羔。 4.芳樽:指精美的酒杯。 5.先皇:指唐玄宗。 6.移封:指分封于蜀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祝贺寿王免见派来赐酒时所作。首句写自己惭愧不能亲自到洛阳去接受寿王的赏赐;二句写自己对寿王的感激之情;三、四两句回忆当年唐玄宗分封在蜀郡时的盛况
这是在刘家隔这个地方。 复渚重湖接汉川,刘家名隔是何年? 刘家隔是什么地方? 南来北去寻常事,树杪风帆后或前。 这里是南方来,北方去,常常发生的事情。 树杪风帆后或前,这是在树枝梢上看见的,风吹着帆向后或向前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