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每句诗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最后进行赏析即可。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二句抒情。全诗以“寒”字统领全篇,渲染一种凄冷的气氛和孤寂的情调。首句中的“动虚无”三字,把读者带入一片虚无缥缈的境界,使人感到寒风凛冽
诗句如下: 杨柳枝,春风千万枝。 从前春事一时伤。 东皇纵欲重收拾, 恼杀沾泥更不香。 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白居易(772年-842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母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东林寺废址荒凉,感慨世风日下。全诗八句皆为对偶,中间两联尤为警策,“悲风自南来”一句,尤见作者的沉痛之情;末联“何以为后死”,语出《左传·哀公十五年》中“臣不敏无以报君之德,愿君容洗于庙,一雪己过”。此联与上二联呼应,抒发了诗人欲重整山河,振兴国家的思想感情。 【注释与解析】 秋阳暴:秋天的阳光照射(暴),指太阳光直射。道南峙:大道在南方高耸。先帝:先朝皇帝
寒风萧索动虚无,千尺乔松夹道呼。 绕寺竹林藏梵语,孤村梅树下飞乌。 归途人慑斜阳后,绝岭云翻古庙隅。 却笑肩舆行不得,越山还用蹇童扶
秋阳暴东林,巍然道南峙。 先帝重贤者,拆毁不及此。 讲堂遂荒芜,斯道亦已矣。 小人紊忠奸,君子杂怒喜。 朝野学渐绝,吾汝乃奋起。 一二同心人,往往隔千里。 春秋偶相过,必求是非理。 庶几化党同,他日能不倚。 悲风自南来,衰草满基址。 垣墉昔谁勤,何以为后死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方。 顾宪成从子。 为人豪迈,好使酒骂座。 吴应箕等为“留都防乱公揭”,讨阮大铖,杲列名于首。 大铖得志,将捕之兴大狱。 南都失守,事解。 杲散家财募士千人,取道江阴,乡人以为盗贼,集众御之,被杀。 生卒年: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方。 顾宪成从子。 为人豪迈,好使酒骂座。 吴应箕等为“留都防乱公揭”,讨阮大铖,杲列名于首。 大铖得志,将捕之兴大狱。 南都失守,事解。 杲散家财募士千人,取道江阴,乡人以为盗贼,集众御之,被杀。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