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飞花下夕阳,从前春事一时伤。
东皇纵欲重收拾,恼杀沾泥更不香。
诗句如下:
杨柳枝,春风千万枝。
从前春事一时伤。
东皇纵欲重收拾,
恼杀沾泥更不香。
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白居易(772年-842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母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歌创作涉及许多社会、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宗教、道德等诸多领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他的作品以内容真实著称,凸显了中唐时期社会的真实状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逐句解读:
- “杨柳枝,春风千万枝。”: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描写春天的杨柳。杨柳作为春天的象征,它的枝条随风舞动,展现出勃勃生机,这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
- “从前春事一时伤。”:这句表达了一种哀愁的情绪,可能是因为前一年春天的美景已经消逝,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这里通过“一时”和“伤”两个字,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留恋和不舍。
- “东皇纵欲重收拾,恼杀沾泥更不香。”:东皇即指春天的主宰——东风。这里的东风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复苏。诗人在这里用“重收拾”表达了对春光美好景象的渴望,但同时也表达了无奈和伤感,因为即使是东风想要重新唤醒这一切,也难以挽回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而“恼杀沾泥更不香”则进一步突出了这种失落感,因为春天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风景,更是它带来的希望和生机。
- 赏析:
- 整首诗以杨柳为线索,通过对春风中杨柳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人通过对杨柳的描述,不仅展示了春天的自然美景,还透露出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 诗中的“春风千万枝”和“金色”、“丝”等比况,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风姿,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春风中柳枝的柔美和生机。同时,诗人通过叠词的使用,加强了语句的节奏和音乐性,使得整首诗更加流畅和谐。
- 虽然诗人对春天的美好景象有着深切的怀念,但最后一句“恼杀沾泥更不香”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哀愁。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无法留住美好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失去的美的惋惜。
《杨柳枝词》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这首作品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韵味,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