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锡庚
诗句释义 1 蓉湖秋泛:描述在秋天,诗人乘坐船只在蓉湖上游览的情景。 2. 心如古井不波澜:形容诗人心境平静如止水,不受外界事物影响。 3. 万物由来得静观:强调在观察万物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4. 云薄遥从天末敛:描述天空中云彩的逐渐消失,暗示时间的流逝。 5. 身闲弥觉世途宽:表示虽然身无挂碍,但更能感受到人生的宽广和自由。 6. 柳疏野岸蝉声咽
《赠澄江王芸阶先生七绝四首·其三》是清代诗人丁锡庚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分析: - 诗句: 1. 拄笏看山兴不群:拄着笏板欣赏山景,感到兴致非凡。 2. 西神岚翠落缤纷:西边的神山岚气翠色斑斓,美不胜收。 3. 卧游莫道无良友:躺在湖边游玩时,不要认为没有好的朋友相陪。 4. 湖上斜阳岭上云:湖面上的晚霞映照着山岭上的云彩。 - 赏析:
咫尺澄江带水环,飘然身似白云闲。 凭将摩诘千秋笔,来画梁溪九叠山。 注释: 1. 咫尺澄江:形容距离很近的澄江(河流),带水环:指澄江环绕着周围的水域。 2. 飘然身似:身体轻盈,仿佛。 3. 白云闲:像云一样自由自在。 4. 摩诘:唐代诗人王维的字,此处指以王维的才华来描绘。 5. 千秋笔:指代历史上著名的文人王摩诘(王维)的作品和才情。 6. 梁溪九叠山:指江苏无锡市境内的梁溪九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再游石门白云洞有感》。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句“闲踪历历志重经”,意思是我闲适地走过每一条小路和山径,心中铭记着曾经走过的地方。这里的“重经”可以理解为重新经过、再次拜访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走过的地方的怀念和对时间的感慨。 第二句“词客黄衫感宿因”,指的是我穿着黄色的长袍,就像古代文人雅士一样,带着一点文人骚客的风骨。这里的“黄衫”可能是指诗人的装束
注释: 我追随你(王芸阶)的步态,领略着你的风采,我也多次登上了王粲楼。 坐久了竟然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在微风细雨中畅谈着凉爽的秋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雅的画面。诗人以“追随杖履挹风流”开篇,表达了自己对王芸阶先生深深的敬佩之情。这里的“追随”二字,既表明了诗人对对方的敬仰,也表达了自己渴望与对方交往的愿望。 诗人以“我亦频登王粲楼”作为过渡,引出了接下来的主要内容。这里
赏析《郊原新霁四首》之二 千山万壑宿云收,浓淡烟林翠欲流。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面。"千山万壑宿云收",千山万壑中的云雾消散,展现出一幅清晰可见的山岭画卷。“浓淡烟林翠欲流”则进一步描绘出山林间的景色,浓淡相宜的烟雾中,树木的颜色仿佛流动般鲜活。这里的“翠欲流”,形象地表达了山间植被在阳光照射下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景象。 听得飞泉问何处,奚童遥指树梢头。 此句诗以人声引入
注释: 郊原新霁四首 其一:在郊野的原野上,经过一天的风雨后天气转晴。我高兴地看到峰前挂着晓钲。 犹忆小楼春睡觉:仍然想起小楼上春天的时候,我正在睡觉。 门前不断卖花声:门前总是不断有卖花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感慨。首句“一天风雨转阴晴”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从一天的风雨到阴晴的转变,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和不可预测。第二句“喜见峰前挂晓钲”则是诗人看到雨过天晴
注释:在诗词的吟咏坛上,你被尊称为师,你的才华和学问都是我所敬仰的。因为你的翰墨之缘,所以能够慰藉我的心灵。总有一天我们将会分离,那时你一定也会常常想起我,所以我将寄给你一对鲤鱼,并附上我的新诗。 赏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澄江王芸阶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中通过赞美王芸阶先生的才学,表达了对他深厚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与王芸阶先生分别后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好贻双鲤寄新诗”
【注释】 郊原新霁四首 其三:郊野的旷野在刚刚晴朗过后,远峰被云雾遮蔽,难以看清。古寺名阳,山意正同人意静,数声清磬出禅房。山色和人的心情一样平静,几声清脆的钟磬从禅房里传出。 译文: 在郊外的旷野上刚刚晴朗后,远方的山脉被云雾遮住了,看不清楚。古老的寺院位于名阳,山色和人的心境一样平静,几声清脆的钟磬从禅房里传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小诗。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山峦苍翠
【注释】 郊原:郊外的原野。新霁:刚刚放晴。四首:共四首,这是第四首。茅舍:农村用茅草盖的房屋。未掩扉:没有关上门。田家:指种庄稼的人。无乐事:没有快乐的事情。插秧:插秧是农活中最辛苦的,但同时也是最快乐的。傍:靠。钓鱼矶:水中石矶。 【赏析】 这首诗写农村生活,诗题一作《郊原即事》。作者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农村初晴后的生活画面:农家的炊烟随着傍晚的暮云一起飘荡,村村的茅屋都没有关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