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壑宿云收,浓淡烟林翠欲流。
听得飞泉问何处,奚童遥指树梢头。
赏析《郊原新霁四首》之二
千山万壑宿云收,浓淡烟林翠欲流。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面。”千山万壑宿云收”,千山万壑中的云雾消散,展现出一幅清晰可见的山岭画卷。“浓淡烟林翠欲流”则进一步描绘出山林间的景色,浓淡相宜的烟雾中,树木的颜色仿佛流动般鲜活。这里的“翠欲流”,形象地表达了山间植被在阳光照射下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景象。
听得飞泉问何处,奚童遥指树梢头。
此句诗以人声引入,增添了一种生活气息和动态感。”听得飞泉问何处”,诗人在倾听泉水的声音时,似乎听到了它在询问:“我究竟从何处来?”这种设问不仅增加了诗句的趣味性,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好奇与探寻。”奚童遥指树梢头”,则通过一个小孩指向树梢的动作,传达了一种纯真和好奇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神秘。
赏析:
此诗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描写和富有哲理的人性思考,展现了作者深邃的诗意世界。丁锡庚运用简练的语言,将千山万壑的壮丽景色和溪流飞泉的活泼灵动刻画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既展示了自然的壮美,又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读者不难发现,其背后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人在自然面前应持有的态度——敬畏、欣赏和保护。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