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注释】 1. 女诫:即《女戒》。古代妇女的规范和训诫。 2. 长明:永远不灭。 3. 书帙(zhì):书籍。 4. 粉印:指墨迹未干的印痕,也比喻痕迹。 5. 骨节珊珊疑玉声:形容女子的肌肤细嫩如玉,声音清亮如玉。 6. 弄风罗扇轻:在微风中轻轻扇动的罗扇。 7. 因何太瘦生:为什么你这么瘦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性美貌与生活的小词,词人以细腻的文字描绘出一位女性优雅
诗句:小院黄昏月上,中庭夜合花开。 译文:在一个小院子里,黄昏时分月亮已经升上了天空,庭院中的梧桐树已经长出了新叶,花朵也开始盛开了。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诗人从黄昏开始,描写了月亮升起的美景,同时也描绘了庭院内的梧桐树和花朵的美丽。这些景物的交织,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整首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破阵子·小园花树茂密,欣然有作 【注释】欲买松风无价:意指想购买清风,却无法用金钱衡量它的价值。 【赏析】词人以“松风”为喻,抒发了自己渴望摆脱尘世纷扰、归隐田园的愿望。然而他并未如愿以偿,只能在官舍内苦闷度日。 【译文】想要买下松林中清新的风,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的价格。仔细体察茶叶的生长原理如同参禅悟道一般。因为缺水缺土而难以生长,又因为雨水少云气稀而天气燥热。北窗当空,我常在中午休息。
这首诗是苏轼在端午佳节时所作,用晏元献的词来表达自己对端午节的感慨。 孔雀罗衫浅淡,牡丹纱槅通明。自照水边鬟黛影,总厌花间笑语声。钗头艾虎轻。 孔雀罗衫,指女子穿着的华丽衣裳,孔雀羽毛的颜色鲜艳,所以用来形容衣服的颜色。牡丹纱槅,指窗户上的玻璃,牡丹花开时,颜色艳丽,因此用来形容窗户明亮。水边鬟黛影,形容女子的秀发在水中映出的影子。总厌花间笑语声,形容女子听到花间的人声嘈杂而感到厌烦
【解析】 这是辛亥年(1901)作者避乱回乡时写的一首词。词人从自己归途中所见、所感,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首句“冰簟银床除夕”交代了时间、地点及环境氛围:除夕之夜,冰床银帐,室内陈设华丽,一派富丽堂皇之景象。接着,词人写到“家家醉后歌声”,渲染出节日的气氛,但紧接着又以“池上新荷三两点”一句,使气氛陡然一转。这里,词人用笔轻灵,把读者的视线引到室外,使人仿佛看到在寒夜中,那稀疏的几点荷花
破阵子·粤西春日 戊夜明蟾窥室,午雯阳艳烘庭。见惯西南天漏雨,难得今朝春放晴。闷怀稍减轻。 笑靥对开芳蕊,娇歌一弄流莺。如此韶华如此过,空费天公一片情。惹人春恨生。 注释: 1. 戊夜:指农历五月十五,即中秋节前后的晚上,因为这一天月亮最圆,所以用“戊夜”来指代。 2. 明蟾:明亮的月亮。窥室:偷偷地从窗户里看。 3. 午雯:中午时分的阳光。阳艳:阳光明媚的样子。 4. 西南天漏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和意境的基本能力。 “旧掌玉皇香案”:以前在玉皇大帝的香案前当差。这里指曾经侍奉过玉皇大帝的人。旧掌玉皇香案,指自己从前做过神仙。“金马顽仙”,指自己曾为官。 “错听玉笙曾一笑”:错听玉笙是说自己误听了仙乐。玉笙,指笙,一种管乐器。曾一笑,指曾经笑过。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曾经因为听到仙乐而笑过。 “误盟钿盒到人间”:误盟钿盒是说曾经把神物带到人间
破阵子·有感 老去忽思戈甲,春来欲卧沙场。红散桃花衔紫勒,白映梨花点绿枪。新推六郡良。 帐下惊穿虎节,军前初试鱼肠。鹳鹤一呼金马动,鼓角千山玉案长。横行道夜郎。 注释: 破阵子·有感: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战争、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感慨之作。 老去忽思戈甲,春来欲卧沙场:岁月流逝,作者突然想到自己曾经在战场上驰骋,如今却想在家中休息。 红散桃花衔紫勒,白映梨花点绿枪。新推六郡良
破阵子·织女那愁河汉 赏析: 《破阵子·织女那愁河汉,班姬不怨秋风。醉后玉钗敲几股,舞罢真珠扫一丛。浅妆嫌粉红。怯病渐辞樽俎,贪欢爱理丝桐。无限昨宵恩宠事,都在人前一笑中。泪笺封几重》是一首描绘女性在特定环境下情感与生活状态的古诗。诗中通过“织女”和“班姬”两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示了她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变化,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接下来将逐一分析这首古诗的各个方面
【注释】 颒玉秋香:指用香水洗玉。 裁云粉絮帘前:指用白纸剪成的云朵、柳絮,挂在帘子前边装饰室内。 莫把寻常花月恨:不要因为平常的花开花谢而感到怨恨。 谱入钿筝旧雁弦:把《阳关三叠》的曲调填入新作的筝曲中。 春城:春城即长安。 兰桡:船桨。 荔浦:地名。唐时岭南地区荔枝产地。 锦被:丝织品。这里泛指华丽的帷帐。 冷落闲门:冷落的门户。 【赏析】 《破阵子·柳下笙箫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