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国
【解析】 这是一首春日伤怀诗。“似雨非晴意思深”一句,写诗人面对春光而心绪纷乱,难以排遣;“宿酲牵率卧春阴”,点出了自己因春困人、愁闷难解的病状和春日的阴霾天气。“若怜燕子寒相并,生怕梨花晚不禁”,是全诗的主旨,也是对全诗内容的总结。 【答案】 译文: 我仿佛看到细密如雨的春雨,然而又不像晴天那样明媚。我身染春困,躺在床上难以排遣,心情烦乱。我怜惜这春燕,因为春燕在寒冷中相互依偎着,不忍离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假寐(1) “计较平生分闭关”,意思是说诗人一生都在思考自己的价值和定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选择闭门不出,隐居山林。 翻译(2) 在人生的长河中,诗人一直深思自己的使命与目标,他不愿意随波逐流,因此选择了远离尘嚣、闭门谢世的道路。 注释(3) - "计较":深思熟虑。 - "平生":整个一生。 - "闭门关":隐居。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柱础沾濡雨意成:柱子的基座被雨水打湿,象征着某种情感或状态。 - 翩翩鸟雀隔帘鸣:窗外有鸟儿在鸣叫,形象地描绘了雨天的宁静。 - 侵寻爽气来攲枕:“侵寻”表示逐渐,“爽气”指清新的空气,“攲枕”意味着倚枕而眠,形容雨夜的清冷和宁静。 - 想像沧波去濯缨:想象着黄河的水波滔天,用洗帽的方式来洗净自己的思绪。 - 已识古今无得丧:已经认识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无法避免得失。
《黄梅花》 庾岭开时媚雪霜,梁园春色占中央。 未容莺过毛先类,已觉蜂归蜡有香。 弄月似浮金屑水,飘风如舞曲尘场。 何人剩著栽培力,太液池边想菊裳。 【注释】: 庾岭:指庾信的故里。庾岭梅花在南朝时期就很有名气。 梁园:梁代帝王建都于江陵(今湖北荆州)时,这里成为文人墨客聚会之地。后来人们称其所在地为“梁园”。 毛:指鸟雀。 蜂:指蜜蜂。 弄月:指赏月。 金屑水:金色的水,这里比喻月亮。 曲尘场
送李子仪知明州 儿童剧戏甬东天,小别侵寻二十年。海岸楼台青嶂外,人家箫鼓白鸥边。 哀容愁问州民事,胜概欣逢太守贤。为我剩题潇洒句,遥闻凤诏待诗仙。 注释:甬东是宁波的旧称。“二十年”指从1925年秋至1946年夏。“海岸”、“青嶂”,指山海风光。“箫鼓”,指民间音乐。“胜概”指好景象。“凤诏”,皇帝的诏书。“诗仙”,指李白,唐代诗人。 赏析:此诗写对友人李子仪的劝勉与祝愿
【诗句解读】 1. “古屋萧萧卧不周”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古老的房屋在风雨中摇摆的场景,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萧萧"形容风声,而"卧不周"则可能指的是房屋因为风雨的侵蚀而变得破旧。 2. “披裘起坐兴绸缪”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人披上外衣,从寒冷中起身,开始深思或计划的行为。"披裘"是古代的一种保暖方式,"起坐"则是指起床、坐下。 3. “千山月午乾坤昼” :这里的“千山”可能是指连绵不绝的山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全诗如下: 1. 霓旌远远拂楼船,满地春风锦绣筵。 - “霓旌”指的是彩色的旗帜,这里指皇帝的仪仗队伍。 - “楼船”指帝王乘坐的船只。 - “春风”和“锦绣筵”都是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盛宴的气氛。 2. 三岛路深游阆苑,九霞觞满奏钧天。 - “三岛”可能是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传说中的仙岛。 - “阆苑”也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境,通常与蓬莱、方丈、瀛洲一起被提及。
苦热 出门无路避飞沙,长夏那堪暑气加。 永昼火云空烁石,华堂冰水未沉瓜。 月明葱岭千秋雪,风静天河八月槎。 终借羽翰乘兴往,烦冤谁此恋生涯。 注释: 1. 苦热: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酷热天气的无奈和不满。 2. 出门无路避飞沙:形容天气炎热,出门在外几乎无法找到躲避飞沙的地方。 3. 长夏那堪暑气加:长时间的炎热天气使得暑热更加难以忍受。 4. 永昼火云空烁石:白天的太阳像火一样炙烤着大地
【诗句释义】: 杭州呈胜之(此诗为诗人在杭州游玩时所作) 游观须知此地佳,纷纷人物敌京华。 林峦腊雪千岩水,城郭春风二月花。 彩舫笙箫吹落日,画楼灯烛映残霞。 如君援笔宜摹写,付与尘埃北客夸。 【译文】: 游赏杭州时须知此地美景绝伦,这里的人烟熙攘胜过京城繁华。 林峦覆盖着冬日的积雪如同千条溪流奔流,城中春意盎然仿佛是二月份的花海。 彩船上笙歌悠扬伴随着落日余晖,画楼上灯火通明映照着晚霞余辉。
注释: 赠三灵程道人:送给三灵程的道士。程,指程姓。 三灵山下新安水,潇洒人间画不如:在新安山下有一座三灵山,山上流淌着清澈的山泉水,这比任何人间的绘画都要美好。 收得市朝忙日月,归来田里老樵渔:在繁忙的都市中生活,日夜不停地奔波忙碌,而一旦回到田园中,就变成了一个老渔夫或樵夫,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君能知命忘机久,我愧于时触事疏:你能够懂得命运并忘记世俗的纷扰,已经很久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