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登
译文: 太平时期,文物珍重春宵,在海上驾鳌山的万烛照耀。 绝壁火云光烂熳,交花玉树影飘飖。 豪气横金马,绣幕春风浮玉翘。 鼓角高寒明月午,暗尘风静夜天遥。 注释: - 太平: 国家安定、社会和平的时代。 - 文物珍藏: 指珍贵的文化遗产。 - 春宵: 春季夜晚,这里指的是元宵节。 - 驾鳌山: 一种大型灯会或焰火表演。 - 万烛烧: 形容灯会规模宏大。 - 绝壁火云光烂熳: 形容烟花绽放时
注释: 水僻山深路转长,攀萝沿磴到僧房。 危桥石抱村流急,古殿鹤巢嵓树凉。 百计巧思蚕更拙,片时春梦蚁空忙。 凭君莫动登楼思,故国山河易断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西山寺时的即兴之作。首联写登山之难,山路曲折迂回,诗人不畏艰难,沿着石阶攀登。颔联描写山上景色,诗人在一座险峻的石桥上俯瞰山下,只见村中溪流湍急,古寺静谧幽远,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颈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作之一,全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详细释义: 1. 首句“萦纾鸟道上潜麻”,意为在蜿蜒曲折的鸟道上方飘荡,仿佛在缠绕着青麻藤。这里的“萦纡”形容山路弯弯曲曲,而“麻”可能指植物或山中的草类。 2. 第二句“白草黄云映晓霞”,描绘的是早晨时分,阳光透过稀疏的白云投射下金黄色的光芒,照亮了草原和天空,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 第三句“一节中郎还朔漠”
诗句释义 1 兴满禅林坐日长:在禅院中,因兴致高昂而长时间坐着。 2. 漫拈吟笔写山房:随意拿起笔墨在山房中书写。 3. 草含梅雨传新绿:草叶上还带有春天的雨水,显得新鲜翠绿。 4. 人醉松风话晚凉:人们陶醉于松树带来的微风中,仿佛谈论着傍晚的凉爽。 5. 碧篆款飞僧昼静:和尚们用绿色的篆字在寺庙内飞翔,让整个上午都显得非常平静。 6. 红尘空逐宦心忙:世俗的繁华和仕途的奔波让人的心变得忙碌。
【解析】 此诗是边塞诗,首句描写了一幅“同云积雪伴寒征”的壮阔画面。次句写皇帝的诏书从天而降,传达到了边疆。第三句描绘了将士们在清晨被鼓角声惊醒的场景。后三联写将士们出征前的准备工作,以及他们即将踏上征程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答案】 译文: 同云积雪伴寒征,遥捧纶音绝漠行。 万里关梁催晓梦,残更鼓角壮秋声。 刍粮起伏依山寨,兵卫森严入夜城。 拭尽征袍尘土梦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朝堂景象的诗,通过对舜庭、鸾凤仪皋契等场景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宫廷的繁荣与繁华。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入朝 - 舜庭鸾凤仪皋契:描述了舜帝的庭园中鸾鸟和凤凰的美丽形象,它们在皋契之上翩翩起舞。 - 薰入南风奏管弦:描述音乐之声从南风中传来,悠扬动听。 译文: 在舜帝的庭院中,鸾鸟和凤凰优雅地翩翩起舞,如同仪皋上的美丽画卷。南风吹拂而来,带来悠扬的音乐之声,让人陶醉其中。
【注释】 边夜:指在边关度过的夜晚。 奔忙:奔波忙碌。 鬼哭空濠:传说秦朝灭亡后,秦始皇的墓被盗,盗墓贼被鬼魅追赶,哭声震天,所以这里说鬼哭空濠。 碑沈衰草:汉代石碑多立于陵墓前,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碑文渐渐埋没在衰草之中。 民谙风土遵王度:百姓们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遵循着君王的统治方式生活。 天简河山壮帝疆:上天简化了治理河山的任务,使国家疆域强大。 吟罢晚钟清夜永,疏林月影浸寒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秋夜纳凉》。以下是对每个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暑退蝉鸣秋气清,傍檐枯坐旅愁并。 译文:夏天已经过去,蝉儿在叫,秋天的气息清新。我靠着墙壁枯坐在那里,心中充满了旅途的忧愁。 注释:暑退:指夏季结束。蝉鸣:指蝉儿在树上鸣叫,象征着夏天的结束。秋气清:秋天的气息清新。傍檐:靠近墙壁。枯坐:孤独地坐着。旅愁:旅行的忧愁。 赏析:《纳凉》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五绝诗
【诗句解释】 首句“星槎渺渺逐行云”,描绘了一幅浩渺无垠的宇宙景象,象征着诗人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无限向往和追求。次句“骚客情悰入雁群”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他像大雁一样漂泊不定,寄情于诗,渴望找到心灵的归宿。第三句“寒日人过天水郡”,描绘了寒冷天气中的人们行走在天水郡的情景,暗示了诗人身处异地的艰辛与不易。接下来的“高原秋老隗嚣坟”,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次泾毕渡小憩山寺 霏霏烟雨促寒旌,野寺柴关暂息征。 石洞坐苔僧补衲,沧浪伫马客湔缨。 涓涓瀑布分空翠,寂寂归鸿唳晚晴。 更上高原回首望,痴云宿雾两山平。 注释: 1. 霏霏烟雨促寒旌:霏霏的烟雨使得寒冷的气息更加明显,仿佛在催促旗帜上的寒意。 2. 野寺柴关暂息征:在野外的寺庙里,暂时停下了征尘。征尘通常指的是旅途中扬起的尘土,这里比喻为行军的尘土。 3. 石洞坐苔僧补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