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纾鸟道上潜麻,白草黄云映晓霞。
一节中郎还朔漠,千年柱史度流沙。
雉飞东胜随秋烧,梅落西风倚暮笳。
弹铗壮心期未遂,数声长啸雁行斜。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作之一,全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详细释义:

  1. 首句“萦纾鸟道上潜麻”,意为在蜿蜒曲折的鸟道上方飘荡,仿佛在缠绕着青麻藤。这里的“萦纡”形容山路弯弯曲曲,而“麻”可能指植物或山中的草类。
  2. 第二句“白草黄云映晓霞”,描绘的是早晨时分,阳光透过稀疏的白云投射下金黄色的光芒,照亮了草原和天空,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 第三句“一节中郎还朔漠”,这里的“中郎”指的是汉代的官员,可能是李白自比为中郎将或者有某种英雄气概,他回到了北方的边远地区——也就是“朔漠”。这里的“朔漠”指的是北方荒凉的土地。
  4. 第四句“千年柱史度流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可能是指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里的“柱史”可能指的是记录历史的人,而“度流沙”则可能是指穿越沙漠。
  5. 第五句“雉飞东胜随秋烧”,描述了秋季的景象,雉鸡在空中飞翔,好像在跟随火势蔓延,给人一种秋天即将结束的感觉。
  6. 第六句“梅落西风倚暮笳”,描绘的是冬天的景象,梅花随着西风凋零,而夜晚吹响的笳声则增添了寒冷的气息。
  7. 最后一句“弹铗壮心期未遂”,这里的“铗”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诗人内心的抱负和理想。整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心怀壮志,但未能实现的遗憾之情。
  8. 最后一句“数声长啸雁行斜”,这里的“长啸”可能是指大声的呼喊或者吟唱,而“雁行斜”则可能是指在大雁排成的队形中,有些已经偏离了原来的方向,这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无奈。首句以鸟道上的青麻藤为引,营造出一种迷茫而又自由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清晨的草原和金色的太阳,传达出一种宁静但又不失激情的情绪。然而,第三句突然转向北方边塞的苍凉景象,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孤独和寂寞。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既表达了他对过去的留恋,又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