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登
冬日友人携酒至留饮 野人携酒过山城,溪蔌林殽醉瓦瓶。 霜树萧萧枯叶战,云川漠漠暮烟征。 兴来杖履寻丹壑,老去诗篇伴短檠。 从此不知人事改,栏花庭草任枯荣。 【注释】: 1. 野人:作者自称。 2. 溪蔌(sù):溪边的野菜。 3. 瓦瓶:陶瓷器物。 4. 萧萧: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5. 丹壑:指山中的洞穴。 6. 杖履:拄着手杖,漫步在山间小路上。 7. 丹壑:指山中的洞穴。 8.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其内容如下: 慈恩寺吊古 (注释) 慈恩塔畔曲江路,座想人文盛集时。 断碣秋深苔长绿,废园春老树无枝。 三川禾黍王侯第,四壁龙蛇今古诗。 惟有南山浑似旧,数峰青影自参差。 翻译: 在慈恩寺的废墟上,我怀念过去文人云集的时期。 断墙残垣中秋天长满青苔,荒废的花园里春意已消,连树木也失去了生机。 昔日的三川之地,曾是王侯的府第,如今只有四壁的龙蛇还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
【诗句释义】 吉道:指通往莘野的路。 行出知:离开莘野。 知:地名,今河南新乡附近。 莘野,古地名,在今河南省获嘉县。 飘渺云山接素秋:形容山路高远,云雾缭绕,与秋天的景色相互映衬。 除书:皇帝的命令。古代帝王用诏书的形式传达政教,称“除书”。 喜牧樊州:喜悦心情。樊城,即樊邑,汉置,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南。 看碑口炙思羊祐,驻马心诚拜武侯:羊祜为官清廉,有政绩,死后百姓为他修立碑亭
约胡重器王子章陈大用三僚长游城北寺 镳联晓色入空林,殿阁森沈草树阴。 云壑老禅归昼寂,石林高鸟自春吟。 幡幢渺渺尘寰隔,风雨萧萧法相深。 片日浮生真幻梦,浑忘身世有华簪。 注释: - 镳(biāo)联:形容早晨的光辉和景色。 - 晓色:清晨的光线。 - 空林:空旷的树林。 - 殿阁森沉:指寺院建筑高大壮观,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 云壑(hè):山间的山谷,云雾缭绕。 - 老禅归昼寂
秋日赴友人饮 临轩高宴雨初收,一叶梧桐万境秋。 鸟带夕阳归草树,雁拖寒色下沧洲。 诗赓琼玖人依竹,酒泛歌钟风满楼。 玉宇高寒心更切,江湖廊庙总关愁。 译文: 在秋天的一天,我和朋友一起赴约饮酒。宴会设在高大的窗前,雨刚停歇,窗外一片宁静。窗外有一只鸟儿带着夕阳飞回草地上的树木,远处一群大雁拖着寒冷的气息向沧洲飞去。我在宴会上朗诵诗歌,朋友则吹奏着乐器,整个宴会厅充满了歌声和欢笑。 赏析:
【解析】 本诗为元代诗人张养浩的作品。此诗以“感”为线索,通过中原大地战火连绵、民不聊生的景象,抒写边关将士的思乡之情。全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意境雄浑,格调悲壮,堪称元曲中之佳作。 其一: 译文: 中原远观,暮云相接,杀气沉沉笼罩天空。 野老用布条裹着伤痕,埋着战场上的战骨。 美丽的姑娘含泪抹去脸上的胭脂。 庄园被烧毁,剩下了一片废墟。 桑柘树荒废了,只有野烟在飘荡。 官军惧怕我军
注释: 斜风细雨入林深,寄傲南窗对远岑。 春日里,斜风细雨纷纷扰扰地飘落林间,我独自倚在南面的窗户旁,遥望着远方的山岭。 花放晓风红作阵,柳翻春水绿成阴。 清晨的微风中,花朵竞相开放,犹如红色的阵线;春水中的柳树摇曳生姿,绿荫斑驳成一片。 酒因地僻难成醉,天为诗豪剩赏心。 因为我住的地方偏僻,所以难以借酒消愁,只能借诗来表达我的感慨;而天空中的云彩如同诗人的豪情,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注释: 1. 夏日午坐:在夏天中午坐着。 2. 午风驱暑昼庭凉:中午的风赶走了炎热,让庭院变得清凉。 3. 古木阴阴夏日长:古老的树木浓荫密布,使得夏天显得更加漫长。 4. 兰馆雪纷千缕白:兰花馆里的雪花纷纷扬扬,像千万根白色的丝线。 5. 麦畴云散一川黄:麦田里的云彩散开,整个田野变成了黄色。 6. 夜光暗绕青藜杖:夜晚的光芒环绕着青色的藜杖,指手持藜杖在月光下行走。 7. 吟笔晴看古锦囊
【注释】 1.残春:指初春时节,因春天将尽而得名。 2.晚春:指暮春时节。 3.草堂暄(xuān):草堂温暖、宽敞。暄,暖和。 4.车马稀迟:车辆稀少,行人稀疏。 5.掩门:关上门。 6.元亮宅:指晋代陶渊明的故居。 7.东山花发谢安墩:谢安在东山隐居时种下的花已开,谢安的别墅就在东山脚下。 8.经谈往事心惟旧:经过谈论过去的事情,心里还保持着旧日的想法。 9.浮生酒在樽:浮生即浮华的人生
瞻华山 巨灵危峭峙金天,俯瞰群山脉脉连。 东岱北恒分保障,秦皇汉武历封禅。 金城秀绕三峰翠,玉井花开十丈莲。 盛世褒封应有自,愿教灵异产多贤。 释义: 瞻望华山,只见山势高大险峻,屹立在金色的天空之下。它俯瞰着连绵不断的山脉,如同血脉般相连。华山的东面是岱山,北面是恒山,它们分别承担着各自的守护使命,成为国家的屏障。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在这里举行过封禅大典,以表达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