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
诗句释义与赏析: 愁如潮落落还长,人被墨磨磨不休。 - 关键词解释: - 愁如潮落:比喻心情沉重像潮水般不可抑制。 - 墨磨:形容心思被各种杂念所缠绕,难以解脱。 - 磨不休:长时间持续不断,形容烦恼或困扰源源不绝。 - 译文: 忧愁如潮水般涌来而又无法平息,人心被纷乱的思绪反复折磨。 - 点评: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情感的波动,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焦虑。 鸡惮为牺先断尾
【注】: 登高宋玉独悲秋,世事徒烦作杞忧! ——登高楼远望,看到满目凄凉的秋色,感叹世事无常,忧虑重重。 自昔安危频北望,于今治乱付东流! ——自古以来,国家安危常常让人担忧。现在国家政治混乱,无法安定。 问天屈子难埋恨,斫地王郎且寄愁。 ——屈原投江自尽,他的冤魂还在天边徘徊。王郎(即王粲)被曹操杀害,他的悲痛无处寄托。 争奈姓名收不得,近来无计避公侯!
【注释】 疆场:边疆的沙场。想:思念。何堪:哪里经受得起?偏安:指偏居一方,苟延残喘。剑南:剑阁以南地区,即四川盆地。唐不振:指唐朝国势衰弱。晋清谈:指晋朝玄学。心伤麦秀生原苦:指农民遭受灾荒之苦。生原苦:原意是指禾苗生长在麦田中,比喻人民生活艰苦,本意是“民以食为天”。瓜分:瓜剖为二,喻分裂。官尚爱钱兵惜命:官府还留恋钱财,士兵还爱惜生命。遗民闻著也深惭:遗民听到后感到惭愧。著(chuò)
【注释】 事兆机先已决疑:事兆,征兆;决疑,消除疑虑。 休咎揲灵蓍:休咎,指吉凶祸福;揲(dié),古代一种占卜方法;灵蓍,指神蓍。 但教台上自隗始:衹要台上有人能自隗始,就用不着芦中与子期了。 心有心心心印处:心中自有明镜,心心相应就是“心印处”。 月看月月月圆时:月亮看到满月,也看到了月圆的时候。 和光混俗原非易:和光,指随和、隐晦;混俗,指融入世俗之中;原非易,指并非容易做到。
【注释】 梁子嘉:人名。 苏、李:指东汉时苏武、李陵。他们曾为匈奴效力,后来归汉。 夷、齐:指商朝末年伯夷、孤竹君之子叔齐。他们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而隐居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蒲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郑毓臣之厦门的赠别的之作。 首联“东海观潮缆乍收,乘桴又作鹭江游”,写友人离闽后,海上风涛汹涌,海船缆绳被收回,但友人仍乘桴继续在鹭江游览,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颔联“纵难苏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抚今追昔感何如,劫后偷生十载馀! 2. 不速欣逢花雪月,相思怕见画诗书。 3. 琴弦寂寞悲中散,砚席凄凉怅左虚! 4. 自顾鲰生庸福薄,归来弹铗已无鱼! 接下来将简要赏析这首诗: 《郑香谷主政挽词八首其五》是清代王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回顾,诗人揭示了历史沧桑与人生无常的主题
【注释】 互市:贸易。海禁:禁止出海贸易。于今时局更堪哀:如今这种局面更加令人悲哀。同心事、济世才,皆指治国之才。遣闷:排遣愁闷。烹茶烧落叶,破新苔,指赏花。近来眠食多忘却,不独人间百念灰,意谓近来睡眠饮食也忘记了,不只是世间种种烦忧都忘掉了。 【赏析】 《杂感二首》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之一,共两首。此诗为其中之一。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已无从考证,但是从内容来看,作者当时的心情是相当沉重的
这首诗是现代汉语的翻译,译文如下: 1. 覆蕉寻鹿醒还梦,杯酒幻蛇有若无。 - 注释:在蕉叶下寻找鹿,醒来后又回到了梦中;用酒杯中的酒做幻象,蛇和无都有。 赏析:诗人以梦境作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2. 蜗角战争空负力,犀心灵透不医愚。 - 注释:蜗牛争斗时,我们只是旁观者,无力干涉;犀牛心如明镜,却无法治愈愚昧。 赏析:诗人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
注释: 1. 放言五首,其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富贵贫贱、功名利禄的不屑和淡泊。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而在于精神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 2. 范、石: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富贾巨族,他们通过经营财富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3. 韩、彭: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们的功名显赫,是人们仰慕的对象。 4. 秋风唧唧虫鸣籁:秋天的风声和虫鸣交织成一首自然的音乐,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5.
郑香谷主政 挽词八首 其三 指囷赠麦寻常事,卜式输边惠在民。 旱涝田园完赋早,春秋祠墓鞠躬亲。 平原肝胆谁知我,洛社须眉已古人! 不待盖棺方论定,一生言行合书绅。 注释 1. 指囷赠麦:郑香谷作为地方官员,常常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百姓,如在灾年时赠送粮食等。 2. 卜式输边:古代的卜式,为了国家的边疆安定,自愿去边关服役,展现了对国家的高度忠诚和奉献精神。 3. 旱潦田园:旱灾与水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