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追昔感何如,劫后偷生十载馀!
不速欣逢花雪月,相思怕见画诗书。
琴弦寂寞悲中散,砚席凄凉怅左虚!
自顾鲰生庸福薄,归来弹铗已无鱼!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抚今追昔感何如,劫后偷生十载馀!
- 不速欣逢花雪月,相思怕见画诗书。
- 琴弦寂寞悲中散,砚席凄凉怅左虚!
- 自顾鲰生庸福薄,归来弹铗已无鱼!
接下来将简要赏析这首诗:
《郑香谷主政挽词八首其五》是清代王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回顾,诗人揭示了历史沧桑与人生无常的主题,同时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抚今追昔感何如,劫后偷生十载馀!
- 抚今追昔感何如:诗人在回首往昔时,不禁感叹世事变迁,感慨万千。这里的“何”字表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无奈和感慨。
- 劫后偷生十载馀:经历了战乱之后,诗人侥幸生存了下来,但这种生存状态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性。这里的“馀”字则暗示了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诗人仍在艰难地挣扎着生存。
- 不速欣逢花雪月,相思怕见画诗书。
- 不速欣逢花雪月:诗人渴望能够遇到美好的事物,如鲜花盛开、白雪飘落,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里的“不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情境的渴望,而“欣逢”则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惊喜和满足。
- 相思怕见画诗书:由于战争的破坏,许多书籍和画作被毁或遗失,诗人因此害怕再见到这些曾经熟悉的物品。这里的“画诗书”代表了诗人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记忆,失去它们让诗人感到无比的痛楚。
- 琴弦寂寞悲中散,砚席凄凉怅左虚!
- 琴弦寂寞悲中散:琴弦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乐器之一,象征着音乐艺术。诗人在这里用“琴弦寂寞”来比喻内心的孤独和悲伤。这种悲伤不仅源于个人的情感经历,也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人们心灵的冲击。
- 砚席凄凉怅左虚:砚席是文人用来研磨墨汁的工具,象征着学问和才华。诗人在这里用“凄凉”来形容砚席的空虚和冷落。这种空虚不仅源于物质资源的匮乏,更是因为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和个人命运的坎坷。
- 自顾鲰生庸福薄,归来弹铗已无鱼!
- 自顾鲰生庸福薄:这里用“鲰生”自嘲自己是一个平庸的人,“庸福薄”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失望。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己的平凡和无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归来弹铗已无鱼:诗人曾以“弹铗”(比喻怀才不遇)来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失落。这里的“归来”意味着诗人回到了现实生活,而“已无鱼”则暗示了理想无法实现,生活陷入困境。这种境遇让诗人倍感沉重和无奈。
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能够领略到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