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闲便入郑公乡,交到形骸彼此忘。
伤逝已枯双热泪,述哀难状九回肠。
一樽谁为浇诗块,万感无端扰酒狂。
老圃剧怜香晚节,女贞枝上月如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挽词八首》中的第六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得闲便入郑公乡,交到形骸彼此忘。(注释:我闲暇之时便去拜访郑公。)
- 注释: 郑公,指郑玄,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经学家、教育家。郑玄曾任国子祭酒,故称其为“郑公”。
- 赏析: 通过提及拜访郑玄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古代文化名人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伤逝已枯双热泪,述哀难状九回肠。(注释:悲伤之情已经让我两行热泪枯竭,表达哀痛却难以形容内心的九重悲痛。)
- 注释: 双热泪,形容泪水很多。九回肠,形容内心痛苦如九转之肠。
- 赏析: 描述了诗人在哀悼中的情感波动,一方面是对死者的深切缅怀,另一方面是难以用言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悲痛。
一樽谁为浇诗块,万感无端扰酒狂。(注释:一杯美酒谁来解我的忧愁,种种情感纷至沓来扰人心神,使我饮酒过度。)
- 注释: 一樽,指一杯酒。诗块,指心中的忧愁。万感无端,各种情感突然而至,没有原因。
- 赏析: 表现了诗人因悼念而陷入极度悲痛之中,无法自拔,饮酒过量以致失去常态。
老圃剧怜香晚节,女贞枝上月如霜。(注释:我深深怜悯老农的操守,就像秋月照在女贞树上一样清冷。)
- 注释: 老圃,年迈的农夫。女贞树,常绿植物,叶子四季常绿,花白色,果实可食,象征高洁。
- 赏析: 通过对老农和女贞树的描述,诗人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译文:
空闲时我便去拜访郑公,与他畅谈心中之事,忘却世间万物。
悲痛之余泪水干涸,难以表达心中的九转肠回,痛苦难言。
一杯佳酿如何能解我忧愁?万千思绪纷纷扰扰,令我酩酊大醉。
深深怜悯老农坚守清正廉洁的生活,女贞树上的月色皎洁如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