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酒脯今宵列绮筵,祭诗醉灶不遑眠。 - 酒脯 (jiǔ fù): 指祭祀用的食品。 - 绮筵 (qǐ yán): 指装饰华丽的宴席或宴会。 - 祭诗 (jì shī): 指祭祀时吟诵的诗歌,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除夕之夜所做的诗。 - 醉灶 (zuì zào): 意即沉迷于诗歌,仿佛忘记了自己是在厨房烧火做饭菜。 - 不遑眠 (bù huáng mián):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容易秋风感不禁:秋天的风很容易引起人的情感波动,难以控制。 2. 最无定局是晴阴:无论晴天还是阴天,都是无法预料的。 3. 愧非大海回澜手:我惭愧自己没有能力像大海那样掀起巨浪。 4. 犹有闲云出岫心:虽然没有能力像大海那样掀起巨浪,但仍有一颗闲适如云的心。 5. 闻事每惊当世混:听到世事总是感到混乱不安。 6. 读书且喜住山深:虽然生活在纷扰之中
【注释】 五十初度:即五十岁生日。五十岁初度,指人到五十岁时举行庆贺仪式。 邹鲁:泛指邹、鲁等古代诸侯国或地区,因邹鲁是古代文化发达的地区,故称这些地方为邹鲁。 布衣尊:以平民身份而受人尊敬。 出处依然古道存:出仕或退隐都保持古人的风度、品德。 拼:全。 心肝:比喻真心实意。此处指用真心实意去报答朋友、亲族。 戚友:同辈的朋友,也泛指亲友。 口腹累儿孙:吃喝浪费子孙后代。 老来:年纪大了。 不觉
【注释】 五十初度其二:指在50岁生日时作的诗。 争名图利总成空,学佛求仙亦不工。 老我山林知是福,看人钟鼎愧无功! 写忧每藉文三上,遣兴惟凭酒一中。 今日不禁身世感,头衔自署信天翁。 【赏析】 《五十初度》二首,是诗人五十岁的生日所作。此诗前两句以“空”和“不工”两词概括了作者一生追求名利、求仙学佛的经历和结果,表现了他晚年对名利、荣辱的淡薄和超然的态度。后两句抒发了他对人生坎坷的感慨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一代义声震四方,独从台榭望馀光。 - 注释:这里的“义声”指的是高尚的品德或者正义的声音,通常用来象征英雄或烈士的行为和言论。而“震四方”则意味着这些高尚的行为或言论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震撼了整个地区。“独从台榭望馀光”则形象地描绘了某人(可能是诗人自己)站在高处(如台榭)眺望远方,希望看到更多的英雄行为被世人所知晓的景象。 - 译文:一代的英雄事迹震动了四面八方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秋日偶成”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这个季节里,偶然产生了一些感慨和思考。 2. “漫天风雨撼枫林” —— 此句描绘了秋季的风很大,大雨倾盆而下,打湿了枫树林。 3. “百感茫茫搅寸心” —— “百感茫茫”形容内心的感受复杂而纷乱,“搅寸心”则是指这些感受强烈地影响着诗人的心,使其感到不安。 4. “对镜悲同笼鹤瘦” —— 诗人对着镜子,看到自己憔悴的样子
暮春书感 九十韶光转眼过,一编补读慰蹉跎。 心虚似竹狂言少,事乱如麻幻梦多。 爱客也知输北海,耽吟敢道学东坡! 凭栏偶听伤春曲,那不教人唤奈何! 注释: 暮春书感:在春天写诗感慨时光飞逝。 九十韶光转眼过:九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韶光,指时光。 一编补读慰蹉跎:一本旧书让我感到安慰,因为我已经蹉跎了大半生。编,这里指书籍。 心虚似竹狂言少:我的心如同竹子一样空虚,说话少了一些豪放的言辞。
晚过四湖庄 群山缥缈意闲闲,风景依稀俗累删。 荷笠野翁驱犊返,携筐村女采茶还; 断云过岭吠黄犬,落日照波飞白鹇。 争奈未曾离别惯,归心急处水潺潺。 【译文】 远远地路过四湖庄,群山在视野中显得朦胧而宁静,风景虽美却与世俗的纷扰无关。 头戴荷叶斗笠的农夫驱赶着牛群返回,提着竹篮的农村姑娘正采着茶叶回家; 断续的云朵掠过山岭,似乎在叫唤着黄色的狗,夕阳照射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白鹇鸟展翅飞翔;
诗句注释及赏析 - 遣怀:抒发内心的情怀。 - 自从读礼废吟诗:自从我开始学习礼仪,不再写诗了。 - 岂为穷愁下笔迟:难道是因为贫穷或忧愁而写作迟缓吗? - 书好总难胜酒力:虽然读书很好,但总是难以抵挡喝酒的诱惑。 - 妻贤终不及亲慈:虽然妻子很贤淑,但终究比不上父母的慈爱。 - 秋风落木空肠断:秋风中飘落的树叶,让我感到内心空虚和悲伤。 - 夜雨孤灯每泪垂:在夜晚的雨声中,孤独地点燃一盏灯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不在逢时术未精”: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掌握时机和技艺不精的遗憾。 2. “久将富贵比云轻”:这里,诗人用“云轻”比喻自己追求的富贵如同云朵一样轻易地飘然而至,暗示其对财富地位的淡然态度。 3. “惭无事业争千古”:惭愧的是,没有留下任何事业来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提并论。 4. “且托渔樵过一生”:表示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以渔夫和樵夫为生活依靠过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