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韶光转眼过,一编补读慰蹉跎。
心虚似竹狂言少,事乱如麻幻梦多。
爱客也知输北海,耽吟敢道学东坡!
凭栏偶听伤春曲,那不教人唤奈何!

暮春书感

九十韶光转眼过,一编补读慰蹉跎。

心虚似竹狂言少,事乱如麻幻梦多。

爱客也知输北海,耽吟敢道学东坡!

凭栏偶听伤春曲,那不教人唤奈何!

注释:

暮春书感:在春天写诗感慨时光飞逝。

九十韶光转眼过:九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韶光,指时光。

一编补读慰蹉跎:一本旧书让我感到安慰,因为我已经蹉跎了大半生。编,这里指书籍。

心虚似竹狂言少:我的心如同竹子一样空虚,说话少了一些豪放的言辞。

事乱如麻幻梦多:世事混乱就像麻团一样复杂,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爱客也知输北海:虽然喜欢交友,但我也知道我输给了北海王。

耽吟敢道学东坡:沉迷于诗歌的创作,甚至敢与苏轼比肩。

凭阑偶听伤春曲:偶然站在栏杆旁,聆听着伤春的歌曲。阑,这里指栏杆。

那不教人唤奈何:那又怎能叫醒人们啊?教人,让某人做某事;唤,唤醒;奈何,怎么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暮春时节写下的感怀之作。诗人以九十年的韶华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人在书中找到了慰藉,但现实却让他感到困惑和无力。他既羡慕北海王的豪情壮志,又自愧不如苏轼的才华横溢。他沉迷于诗歌创作,甚至敢于与苏轼比肩。然而,当他站在栏杆旁偶然听到一曲悲伤的春日之歌时,他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和迷茫之中。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生活、时间和自我的深度思考。它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期待;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