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志文
临居不觉岁云徂,野色凝寒人画图。 注释:住在山林中,不知不觉间,岁月已经流逝。山林的景色,如同一幅幅静止的画面,显得异常宁静而幽冷。 译文:居住在山林之中,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悄然流逝。山林的景色,如同一幅幅静止的画面,显得异常宁静而幽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首句“临居不觉岁云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知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生活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中
《村居》 寄迹画茅下,深山树绕村。 清风来竹榻,明月顾柴门。 志业千秋远,书香一履存。 鸟啼花落处,随意蹑云根。 译文: 寄居在画中的茅草下,深山中树木环绕着村落。 清风拂过竹榻,明月照耀着柴门。 志向和事业将永远流传,书籍的香气一直留存。 鸟儿啼叫,花儿凋零,我在此处随意漫步于云间。 注释: - 寄迹画茅下:寄居于画中的茅草之下,形容隐居生活。 - 深山树绕村:深山之中树木环绕着村庄
春雨二首 其一 春天的雨水天天增多,柴门紧闭断绝了行人。 最适合谢安高卧闲适的生活,只有敲诗吟诵才费力费神。 世事悠悠身渐老去,时光流逝鬓发已经斑白。 江边水满鱼矶石上,清晨出钓试试渔竿蓑衣。 注释: 1. 春雨二首:作者自号“江湖散人”,故用“江湖”二字来代称其诗作。 2. 日日多:形容春雨连绵不断,每日皆有。 3. 柴扉:指简陋的门扉。 4. 谢客: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赏析】 《客中九日》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当时王维在虢州。王维一生仕途不顺利,他多次上书荐举贤才给唐玄宗,均遭拒绝,因此心情十分郁闷。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绪下写的。 首联“年年九日家山好,此日凄凉客里过”,意思是说每年到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时候,我家乡的景色都是那么美好,可是今年我却在这异地异乡过着凄凉的日子。这一句写出了游子身处异乡的孤寂与哀伤。
岁末林居杂咏第三首 壑赴蛇惊,一岁穷,茫然搔首送飞鸿。 文章自古多遭厄,舆论随时恐未公。 驷马高车飞富贵,一瓢陋巷是豪雄。 云山韶濩无边趣,欸乃渔歌夕照中。 注释: 1. 壑赴蛇惊:指蛇在山谷中出没,发出响声。壑,山谷。赴,到,来。 2. 怅首:抬头望着天空,表示愁苦的样子。 3. 文章:这里指文人的作品。 4. 舆论:公众的言论或看法。 5. 韶濩:古代音乐名,这里用来形容美妙的声音。 6.
【赏析】 《酒熟》一诗,作者通过描述一个醉翁的形象,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酒熟共谁饮”中的“酒熟”,既指酒已经煮好,也暗示人生的晚年阶段;“所招在比邻”中的“比邻”,既指邻居,也暗示了与朋友的关系紧密;“彼此互往来”中的“来往”,既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暗示了友情的重要性。此外,诗中还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性语言,如“所招在比邻”、“开口见天真”
寒窗挟策口珊珊,老眼风前泪不干。 注释:手持书卷,眼睛因年事已高而模糊不清,看着窗外的风雨,眼泪却止不住。 略与古人相印可,少容童子问更端。 注释:我虽然年纪大了,但偶尔能与古人的思想产生共鸣;对于小孩子的问题,我也会耐心解释。 久甘林壑沈声迹,敢望云霄纵羽翰。 注释:我已经习惯了深山中的生活,那里没有世俗的喧嚣,我可以尽情地吟诗作赋;然而我不敢奢望自己能够像古代的那些文人那样在云霄之上自由翱翔
一雨涤烦暑,凉风觉病苏。 坐犹需几隐,行辄藉人扶。 意共溪云淡,身怜野鹤癯。 聪明随日减,旧学转荒芜。
卧病兼旬久,心空百虑遗。 有诗吟绝妙,无药补情羸。 帘影侵书案,炉烟绕鬓丝。 百年强过半,身世笑支离。
贫病欺人老,衰残只自怜。 耳聋频废听,发白岂重玄。 落日孤村暝,凉风几树蝉。 秋堂静无事,打坐结闲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