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注释】 漏咽铜龙:夜深了,铜壶滴漏声更响。 蜡凤:蜡制的凤凰。指烛。 双鸾:古代传说中鸾鸟的雌雄成对,这里指美女。 妆罢还羞:梳妆完毕,却又害羞。 满目青山:眼前尽是青山翠色。 萦别绪、生怕凝眸:缠绕着我的离愁别绪,让我不敢凝望。 一庭芳草:庭院中的一片青草地。 半只帘钩:半边窗帘上的钩子。 风销蜡凤:烛光随风摇曳,蜡烛也像被风吹灭了一样。 悠悠:漫长而远大的样子。 这千万垂杨:这千万条杨柳。
凤凰台上忆吹箫·题周昉宫人调鹦鹉图 宝髻盘云,绛绡笼雪,内家妆束风流。向石边小憩,藏却钿钩。还有侍儿执扇,苔径里、映带温柔。伤心也,杏花在手,凝盼枝头。 啾啾。绿衣娘子,爱惜杀春光,芳树能留。好教将言语,等待宸游。似欲殷勤重问,长门赋、汝会吟不。摩挲叹,一方素练,貌尽宫愁。 注释: 宝髻:高耸的发髻; 盘云:像云一样盘旋; 绛绡:深红的薄绸; 内家妆束:宫中女子的装束; 内家:指皇宫中; 风流
【注释】 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双调九十七字,上下阕各四句,两仄韵。上阕首两句,下阕第一句。 翠袖轻翻:形容女子穿着绿色衣裙,袖子轻轻一翻的动作。单衫软衬:单薄的衣衫,柔软地衬在身上。依依小立人前:依依,形容情意缠绵的样子;小立,形容站立的姿态;人前,指眼前或面前。为问来因底事:为问是什么缘故?底事,原因、缘故。羞无语、一笑嫣然:因为害羞而不说话,微微一笑,显得十分妩媚。防侬妒,自除粉黛
《凤凰台上忆吹箫·和漱玉词》 镜翠封奁,炉香减篆,晚山青嵌眉头。记灯边题扇,花底藏钩。寂寞萧关人远,千万事、总合长休。无聊是、早春天气,心绪如秋。 羞羞。玉台孤影,便梦入巫阳,好更难留。想紫箫吹共,袖倚红楼。当日画栏杨柳,曾亲见、两地情眸。而今也闲亭萱草,不解销愁。 注释解析 1. 镜翠封奁:指女子化妆后的样子,奁,古代盛放首饰或化妆品的盒子。 2. 炉香减篆:香火减少
【注释】 1. 凉魄孤悬:指月光清冷,独自照耀。 2. 暗虫低诉:指蟋蟀在月下低声鸣叫。 3. 篆缕空凝:指蜡烛的余光在纱笼中凝结。 4. 商飙做冷:指秋风阵阵吹来,寒气逼人。 5. 阑干倚:形容诗人在秋夜中孤独地倚靠在栏杆上。 6. 新愁旧梦:指诗人心中不断涌现的往事和思念之情。 7. 镜中的鬓影:指诗人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头发花白的样子。 8. 瘦损一丝丝
【注释】 似梦如云,堪怜聚散,魂销烟雨汀洲。 见锦帆高举,去也难留。 可惜酒浓春暖,阳关唱、一霎成秋。 黯然别、无言有泪,半晌低头。 休休。归期知记否,枉自凝眸。 叹凤箫声远,空忆绸缪。 惟是多情月姊,应照我、两处悠悠。 悠悠处、柔肠宛转,寸寸离愁。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别的词作,全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艺术感染力。 上片开头三句:似梦如云,堪怜聚散,魂销烟雨汀洲
这首诗是苏轼为怀念其妻子王闰之而作,抒发了他对亡妻的深深思念之情。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万里崎岖,重来帝阙,繁华旧数神京。看秋高气爽,新月微明。梦绕慈闱几度,平安字、鸿雁难凭。今日里,牵衣膝下,好慰离情。 还记长安昔别,尚丫髻、两鬓披缨。忆韶华电影,南北行程。随侍闽黔湘浙,嗟薄命、凋谢椿庭。今昔感、风光依旧,泪点珠灵。 注释: 1. 万里崎岖:形容路途遥远曲折。 2. 重来帝阙:再次回到京城
【注释】 1. 癸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春:指春季。李凝仙姊:指女词人李清照的妹妹李氏,李凝仙是她的表字。采芝妹:指词人之妹李蕰之。李凝仙、李蕰都是李清照的小名。月牙山:在济南城北,为登高望远之地。 2. 暖绿频舒:指春天景色宜人。 3. 轻红方绽:指鲜花盛开。 4. 佳游:美好的游览,此处指春游。 5. 趁香尘:乘着花香。 6. 转过浮桥:走过小桥。 7. 石壁题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闺中女子清晨起床后的心情。她被窗外的景色所吸引,但却无法从梦中醒来。 风淡烟浓,困人天气,被池香暖贪眠。这句诗描绘了女子早上醒来时,被窗外的景色所吸引,但却无法从梦中醒来的情景。这里的“风淡烟浓”形容了窗外的自然景色,而“困人天气”则表达了女子因睡意朦胧而无法适应这样的天气。被池香暖则暗示了女子刚刚醒来,还沉浸在温暖的被窝里。 恼晓莺啼破,春梦阑珊
【注释】胥门:即苏州城西门,古称胥门。奠清安:奠祭安宁。 【赏析】此词是作者晚年在苏州时的感旧之作。上片写胥门一带的景物,下片写作者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感慨。 “枣市桥边,牛王庙里”,点明地点;“梨花啼鸟春阑”。点明时节为春末夏初,景色宜人,莺歌燕舞。“趁晨光渡水,石径开轩。”说明这是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 “往日斋鱼药碗”以下几句,回忆当年在苏州的生活。“斋鱼”,用《庄子·秋水》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