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路花
《满路花·酬赠纪仲齐》是宋代词人张孝祥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与友人分别时的惜别之情,全以景语出之,笔法空灵,意境清远,语言简炼含蓄,风格豪放俊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喝尽了官酒,畅饮了龙丘的雪水。在紫衣的马身上题下黄鹤楼的名字。两人都是双绝。世代都是金貂裘,醉后敲打珊瑚折断。天远孤帆阔大,西江历历晴川时节。 青衫湿泪,还洒榴花血。春草池塘梦、烟波接。逢迎处处,触景成悲切。待向何人说
注释: 笔下垂挂秋叶露,文采像长江之水涌流不息。他才华出众,就像渤海边上的壮士,真是人中之龙啊!他潇洒自如,真有一股浩然正气,值得称道。四海之内,他的名声都很响亮。我们虽然初次见面,却像旧相识一样亲切。 几声哀雁叫声,使得枫叶都染成了红色。一片江天树影,与谁相望?我自携绿绮琴,弹奏此曲,曲调特别地亲切。我们都在琴声中倾诉心声。琴音弹罢,一阵清风拂过,带走了所有的忧愁烦恼。 赏析:
【注释】 ①钗亸:古代妇女发髻中插的金饰下垂貌。“嫌”是“爱”的意思,这里指喜爱。重:厚重。 ②衣曳:衣襟飘逸的样子。绡疏:薄纱。 ③樱桃花罢杏花初:樱桃花凋落了,杏花又绽开了。 ④绿窗:绿色的窗户,这里指女子的闺房。小小:矮小。 ⑤素纱糊:用白色纱布糊窗户,使室内光线柔和明亮。 ⑥黄昏:傍晚。晚:晚霞映照。 ⑦蝉翼:蝉的翅膀,比喻轻细。蓬松:散乱的样子。 ⑧从朝颠傻到昼将晡: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
满路花·春感,和清真 梨霙粉未匀,桃靥红初破。清明寒食后,添新火。屏风鸟度,四面山重裹。独自凝香坐,坐久浑忘,嗒然一枕高卧。 注解:梨花如雪未开时,桃花像少女的脸颊般鲜艳。清明节后的寒食节,又燃起了新的炊火。屏风上,飞鸟掠过;四周是重重的山峦环抱。我独自静静地坐着,沉醉其中。 沉思年少,买醉胡姬左。而今双鬓改,愁深锁。尊前一笑,坠梦风箫过。恁时教叫我。说甚无情,有情还念人呵。 注解
【注释】 1. 梅娇乍逗簪:刚一露出娇嫩的面容。 2. 苔密初胜屧(jiǎ):苔藓密布,刚刚胜过鞋子。屧,一种鞋。 3. 下廊裙带重:下廊上裙子的结带很沉重。 4. 揭:撩拨。 5. 断红生半靥:红色的花瓣已飘落在面颊上。 6. 蓦地回头,此时教恁抛撇:突然转身离去时,你却丢下我不顾。 7. 歌纨啼素:指女子在唱歌。 8. 残灰书细字:指用残灰书写的书信中的文字。 9. 争知恨网,不为春蚕设
满路花 · 彊村有听歌之约词以坚之 虫边安枕簟,雁外梦山河。不成双泪落、为闻歌。浮生何益,尽意付消磨。见说寰中秀,漫睩修蛾。旧家风度无过。 注释:在虫鸣声中安放枕头和席子,在远方的雁群飞过的地方梦见家乡的山河。没有成双成对,泪水落下是因为听到了歌声。人生短暂,没有什么是值得留恋的,尽情地消磨时间吧。听说这个人很有才气,眉毛修长,眼神如蛾。他的才华出众,无人能及。 凤城丝管,回首惜铜驼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及艺术手法的把握。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诗意,并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感情以及表达的情感。注意不要出现错字。 “红牙歌玉树,翠袖翻金缕”,写女子歌舞。“红牙”是象牙制的乐器,泛指乐器;“歌”是歌唱,“玉树”喻指女子的美貌。 “临春梳洗罢”,“临春”是古时皇宫的名称,“梳洗”指女子洗漱打扮。 “调鹦鹉”,即教鹦鹉学语,“鹦鹉”代指美人,这里指宫女。
【赏析】 词的上片是说:蝴蝶的花粉沾在花瓣上,桐树的泪珠滴在帘额上。罗衣不整,难辨真假。屏风数尺,疑有云山隔阻。靠着青鸾之翼,月影通廊,那回相见加密。 下片是说:好天良夜,一别真轻掷。但有金缕枕、馀香迹。碧云何际,照那人颜色。无语深相忆。得来时,有个梦儿成匹。 此词以“蝶粉”和“桐泪”为线索,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深眷恋。全词语言清丽,情韵幽婉,含蓄蕴藉
【解析】 本词上片写景,以寒食节的景色为背景,渲染了一种清冷、凄清的氛围;下片抒发离情,借杜宇啼叫来烘托作者的哀伤之情。全词意境高远,含蓄深沉。 “寒馀北崦风,晴压东阑雪”,首句写寒食节的天气,北山的山风吹来寒意,晴天里雪被压得低了头。这两句描写了寒食节时北方的风光。“北崦”指山名,在陕西岐山南面。“东阑”也作“东窗”。“阑”指栏杆,泛指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寒食节的时候,北山的风还带着寒气
【注释】 阑枝:树枝。笔低:笔法轻淡。鸟迹书苔破:书迹如鸟爪般在苔藓上。泉香霏杏粥、催新火:泉水清冽,煮着杏子粥,燃起新火。花悭酒殢(wěi,音“慰”),一茧愁丝裹:花太少,只能以蚕茧裹藏。乱叠:杂乱无序地堆放。薄午:中午,午后。病怀惟称颓卧:只有病身才喜欢懒散躺卧。 红芳无主,欢计年年左:红花无人欣赏,春天的欢乐也只能每年左右而已。 江湖满地,梦引樵风过:江湖中到处是人,梦中却有樵夫的风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