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这首诗是诗人与郴州杨侍郎在郡斋紫薇花下共同赏花的写照。以下是对每句的解释: 几年丹霄上,出入金华省。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多年来一直向往着神仙般的生活,如同在高高的丹霄之上飞翔。 暂别万年枝,看花桂阳岭。 - 这是诗人暂时离开他熟悉的环境,去观赏远处的桂阳岭上的花。 南方足奇树,公府成佳境。 - 这是说南方的树木足够奇特,而杨侍郎的府邸已经形成了一个美好的境界。 绿阴交广除,明艳透萧屏。
酬留守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寄 晓月映宫树,秋光起天津。 凉风稍动叶,宿露未生尘。 星气尚芳丽,旷望感心神。 挥毫成逸韵,开閤迟来宾。 摆去将相印,渐为逍遥身。 如招后房宴,却要白头人。 注释: 1. 酬留守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寄:诗人收到牛相公的诗作,于是回应一首,以表达他对牛相公的敬仰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2. 晓月映宫树:清晨的月光照耀着宫殿的树木。 3. 秋光起天津
【注释】 淮西:今江苏淮安一带。春草长:指春季里,原野的草木长得十分茂盛。 逶迤(wéi yí):曲折延伸。 燕入新村落:燕子飞进新建的村落里。 人耕旧战场:有人正在耕种着过去战场上的土地。 可怜行春守:可悲的是春天来临时仍要守卫的人。 看斜桑:看桑树斜向一边生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初春景色的七言律诗。首联写“淮水”,二联写“淮西”,三、四联写“杨八”。 前两句,写淮水之曲直与春草之茂密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 风筝吟秋空,不肖指爪声。 高人灵府间,律吕伴咸英。 昔年与兄游,文似马长卿。 今来寄新诗,乃类陶渊明。 磨砻老益智,吟咏闲弥精。 岂非山水乡,荡漾神机清。 渚烟蕙兰动,溪雨虹蜺生。 冯君虚上舍,待余乘兴行。 注释:风筝在秋空中飞翔,仿佛手指的爪声;高士的精神世界宽广,律吕与咸英相伴随。过去与你一起游玩,你的文采就像司马相如一样;现在寄给我新的诗篇,风格却更像陶渊明
酬冯十七舍人宿卫赠别五韵 少年为别日,隋宫杨柳阴。 白首相逢处,巴江烟浪深。 使星上三蜀,春雨沾衣襟。 王程促速意,夜语殷勤心。 却归天上去,遗我云间音。 注释: 1. 隋宫:指隋炀帝在长安修建的宫殿,这里借指长安。 2. 杨柳阴:指杨贵妃曾在这里赏柳。 3. 白首:指头发已白。 4. 巴江:指长江流经四川一带的河流,即“巴水”。 5. 使星:古代称皇帝派遣的使者。 6. 三蜀:指成都、益州
诗句释义 1 "萋兮吟":这是一首五言诗,首句即为全诗的起兴之词。"萋兮"在这里可能是形容某种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也可能有其他的象征或比喻意义。整个诗句作为开头,引出了后面的主题和内容。 2. "天涯浮云生,争蔽日月光":描述了天空中浮云的变化,如同遮蔽了太阳和月亮。这里的"天涯"和"浮云生"可能指代诗人的心境或处境,与远方或变化有关。 3. "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描绘了秋风起时
【诗句】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 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 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 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冬游见清浅,春望多洲沚。 云锦远沙明,风烟青草靡。 火星忽南见,月硖方东迤。 雪波西山来,隐若长城起。 独专朝宗路,驶悍不可止。 支川让其威,蓄缩至南委。 熊武走蛮落,潇湘来奥鄙。 炎蒸动泉源,积潦搜山趾。 归往无旦夕,包含通远迩。 行当白露时,眇视秋光里。 曙色未昭晰,露华遥斐舋。
注释: 漠漠淮上春,莠苗生故垒。 春天的淮水边,杂草在老战壕里生根发芽。 梨花方城路,荻笋萧陂水。 梨花盛开的地方,是方城路,荻笋生长的地方,是萧陂水。 高斋有谪仙,坐啸清风起。 我在高高的书房里,坐着啸叫,清风拂面而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咏志之作,诗中描绘了淮河两岸的自然景观和作者自己的处境、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全诗意境开阔,语言简练
酬乐天闻新蝉见赠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 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 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注释: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 ——在翠绿的树木中,蝉声渐起,烟雾缭绕中,景色变得朦胧起来。 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秋风带来瑟瑟之声,使得芳草一天天枯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水乡吴蜀限,地势东南低。 翼轸粲垂精,衡巫屹环峙。 名雄七泽薮,国辨三苗氏。 唐羿断修蛇,荆王惮青兕。 秦狩迹犹在,虞巡路从此。 轩后奏宫商,骚人咏兰芷。 茅岭潜相应,橘洲傍可指。 郭璞验幽经,罗含著前纪。 观津戚里族,按道侯家子。 联袂登高楼,临轩笑相视。 假守亦高卧,墨曹正垂耳。 契阔话凉温,壶觞慰迁徙。 地偏山水秀,客重杯盘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