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晓烛罗驰道,朝阳辟帝阍。 清晨的灯光照亮了驰道,太阳初升时打开了帝王的门。 王正会夷夏,月朔盛旗幡。 在农历初一的时候,旗帜飘扬,气氛热烈。 独立当瑶阙,传呵步紫垣。 站在华丽的宫殿门前,接受侍卫的敬礼。 按章清犴狱,视祭洁蘋蘩。 根据法令处理监狱中的案件,举行祭祀时用干净的草和木本植物。 御历昌期远,传家宝祚蕃。 皇帝的长寿是长久的,家族的福运也是长久的。 繇文光夏启,神教畏轩辕。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怀赠答十韵 文雅关西族,衣冠赵北都。 有声真汉相,无颣胜隋珠。 当轴龙为友,临池凤不孤。 九天开内殿,百辟看晨趋。 诫满澄欹器,成功别大垆。 馀芳在公论,积庆是神扶。 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 诠材秉秦镜,典乐去齐竽。 潇洒风尘外,逢迎诗酒徒。 唯应待华诰,更食万钱厨。 注释: 1. 文雅关西族:指的是文人雅士的群体,关西指的是长安一带。 2. 衣冠赵北都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 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 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 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 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 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 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 注释: 1. 远谪:远离故乡,被贬谪到远方。 2. 年犹少:年龄虽小但并未老去。 3. 初归:刚回到家乡。 4. 门闲:家门前没有来往的人。 5. 故吏:过去的下属或熟人。 6. 室静:家中安静,没有什么杂事打扰。 7.
【注释】 1.月窟宾诸夏:月窟,月亮。诸夏,指中原。 2.云官降九天:云官,天上的官吏。 3.饰终邻好重:修饰丧事,使邻邦友好。 4.锡命礼容全:赐给使命,礼仪完备。 5.水咽犹登陇:水声如咽,仍登陇山。 6.沙鸣稍极边:沙响如雷,已到边关。 7.路因乘驿近:道路因乘驿车而近。 8.志为饮冰坚:立志像饮寒冰那样坚定。 9.毳帐差池见:毳帐,用毛皮制成的帐子。差池,错乱、混乱。 10.乌旗摇曳前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江左重诗篇,陆生名久传。 - 江左地区重视诗歌创作,陆生的名字已经流传很久了。 - 江左:指长江以南的江东地区,这里特指中国历史上文化较为繁荣的地区。 - 诗篇:诗歌作品,强调文学成就和影响的重要性。 - 陆生:指诗人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唐代著名诗人。 - 名久传:名声长久地流传下去。 2. 凤城来已熟,羊酪不嫌膻。 - 从京城(凤城)来到这里已经很习惯
《奉送裴司徒令公再使太原》 星使出关东,兵符赐上公。 山河归旧国,管籥换离宫。 注释: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朝廷派出了一位使者前往东都洛阳,将兵符赐予了这位名为“上公”的官员。这里用“星使”、“兵符”和“上公”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这次使命的重要性和庄重感。 - “山河归旧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片土地已经回归到了它的故土之中。这里的“山河”指的是国家的领土
【注释】 轧筝:《古今乐录》卷四云:“筝声轧,故谓之轧筝。其声如鸣瑟。”“轧”是形容筝音的轻重,“轧筝”即形容筝声抑扬顿挫。 秋山碧树:指秋天山色、树叶的颜色,碧绿而苍翠。一蝉清:一只蝉叫声清越,这里指秋蝉。 秦王女:《史记•春申君列传》:“秦女嫁晋陵庄王孙。”《战国策•楚策四》记载:“(庄王)卒有疾,病甚,求其美女五人,曰:‘此医之良也。’……王乃以五美人遗秦女,秦女怜之,为王舍之……”后来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内容是诗人因许给事见示刘尚书哭工部刘尚书之诗而和作。此诗首联写汉室贤王后,孔门高第人。颔联写乐道任天真,特达圭无玷,坚贞竹有筠。颈联写总戎宽得众,市义贵能贫。尾联写护塞无南牧,驰心拱北辰。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其一) 汉室贤王后,孔门高第人。 济时成国器,乐道任天真。 特达圭无玷,坚贞竹有筠。 总戎宽得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诗意;然后仔细阅读题目下的选择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正误。本题的选项是:①“仙署棣华春”中的“棣华”是“花”的意思;②“当时已绝伦”中的“绝伦”是“出众,卓越”的意思;③“重振高阳族”中的“重振”是“复兴”的意思;④“一门科第足”中的“门”是“家族、门第”的意思;⑤“圣朝寰海静”中的“寰海”是“国家”的意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梦扬州乐妓和诗”是全诗的主旨句,诗人通过与乐妓唱和,表达对扬州的美好回忆,同时也抒发了对扬州的喜爱。“花作婵娟玉作妆”,写扬州的美景:花儿娇艳欲滴,如同美人脸上的羞晕;玉雕般的容颜,如月似仙。这两句是写扬州的美丽,用“花”“玉”形容扬州之美,既写出了扬州的景色,又写出了扬州的美态,表达了作者对扬州的赞美之情。“风流争似旧徐娘”,写扬州的美女:扬州的女子们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