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这首诗是一首古诗,其原文如下: 武陵书怀五十韵 西汉开支郡,南朝号戚藩。 四封当列宿,百雉俯清沅。 高岸朝霞合,惊湍激箭奔。 积阴春暗度,将霁雾先昏。 俗尚东皇祀,谣传义帝冤。 桃花迷隐迹,楝叶慰忠魂。 户算资渔猎,乡豪恃子孙。 照山畬火动,踏月俚歌喧。 拥楫舟为市,连甍竹覆轩。 披沙金粟见,拾羽翠翘翻。 茗折苍溪秀,蘋生枉渚暄。 禽惊格磔起,鱼戏噞喁繁。 沈约台榭故,李衡墟落存。 湘灵悲鼓瑟
【注释】 白侍郎:白居易,字乐天。大尹:太守。河南:指河南府,唐时河南府治在今河南洛阳。水斋:水上的亭台。即事:就眼前事物写诗。招宾:请人参加。十四韵:每首十四句。命:指代别人。同作:一起作诗。 【赏析】 《白太守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是白居易的一首七律。此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写的,内容主要描写了水斋的景物以及自己的感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染力。 第一联:“公府有高政
【注释】 1. 百花行:诗题。 2. 长安百花时:指春末夏初,百花盛开的时候。长安:今西安。 3. 风景宜轻薄:指天气宜人。 4. 无人不沽酒:指到处都有卖酒的。 5. 何处不闻乐:指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 6. 春风连夜动:夜风轻拂。 7. 微雨凌晓濯(zháo):清晨的微雨洗净了一切,使万物焕然一新。 8. 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红色的火光从墙头透出,白色的光芒映照在楼角。 9.
华清词 日出骊山东,裴回照温泉。 楼台影玲珑,稍稍开白烟。 言昔太上皇,常居此祈年。 风中闻清乐,往往来列仙。 翠华入五云,紫气归上玄。 哀哀生人泪,泣尽弓剑前。 圣道本自我,凡情徒颙然。 小臣感玄化,一望青冥天。 译文: 早晨阳光从骊山东边升起,在温泉上空徘徊闪烁。 楼台的影子在水面上显得格外明亮,渐渐升起了一层薄薄的白烟。 想起昔日的太上皇,他经常在这里祈求长生不老。 风中传来了美妙的音乐
翻译 第一句 “蛮语钩辀音,蛮衣斑斓布。” - 翻译:他们的言语如同乐器发出的声响,穿着斑斓的布料。 - 注释:钩辀(yuè zhōu): 古时乐器的一种,用竹木等制成,形似琵琶。 - 赏析:描述了当地民族的语言特点和服饰特色,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民族风情画。 第二句 “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 - 翻译:他们捕捉熏烤狸和掘食沙鼠,按照一定的节令祭祀盘瓠神。 - 注释:熏狸:
注释: 春向晚,春晚思悠哉。风云日已改,花叶自相摧。 漠漠空中去,何时天际来。 赏析: 此为《送春曲三首》之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叹。诗人以“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作为春天的象征,通过这些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春天消逝的惋惜。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叹,因为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葡萄歌 作者:佚名 原文: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分岐浩繁缛,修蔓蟠诘曲。扬翘向庭柯,意思如有属。为之立长檠,布濩当轩绿。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渗漉。繁葩组绶结,悬实珠玑蹙。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 译文: 在野田里生长的葡萄,缠绕着一株高大的枝条。
华山歌 华山高耸入云端,元气鼓动其山腹。 忽然间神功显现,峻拔屹立于天地之间。 灵迹露出如指爪,杀气显露棱角分明。 凡木不敢生长在此处,神仙都选择在此居住。 天资赋予帝王之宅,我以自己为关隘之钥。 能使下国人一见便改变,他们的灵魂仿佛换了骨。 高山固然无限长,只有如此才能成为岳。 丈夫若不能有所作为,即使尊贵也不过是碌碌无为
莫猺 莫猺自生长,名字无符籍。 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 夜渡千仞溪,含沙不能射。 注释: 1. 莫猺:一种生活在南方的少数民族,以狩猎为生,没有固定的住所和名称。 2. 无符籍:不遵循封建社会的规定,没有户籍制度。 3. 市易:在市场上买卖货物。 4. 杂:混杂。 5. 婚姻通:与外族通婚。 6. 星居:居住在星空下。 7. 占泉眼:观察泉水的位置。 8. 火种
顺阳歌 朝辞官军驿,前望顺阳路。 野水啮荒坟,秋虫镂宫树。 曾闻天宝末,胡马西南骛。 城守鲁将军,拔城从此去。 注释: 1. 朝辞官军驿:早上离开官军中的驿站。 2. 顺阳路:顺阳,古代地名,这里指代顺阳路,即通往顺阳的路。 3. 野水啮荒坟:野水侵蚀着荒芜的坟墓。 4. 秋虫镂宫树:秋天的虫子在宫殿的树上雕刻出了痕迹。 5. 曾闻天宝末:曾经听说过天宝末年的事情。 6. 胡马西南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