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诗句翻译:沅水与武冈相连,送别友人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地。 注释 - 沅水:指流经湖南省西部的沅江,是湖南的主要河流之一。 - 武冈:地名,位于今天的中国湖南省境内。 - 青山一道同云雨:表示虽然两人身处不同地方,但共享同样的自然景致和情感体验。 - 明月何曾是两地:意指无论身在何处看到月亮,都感受到它的美丽和完整,强调了即使物理上相隔千里,心灵的相通。 赏析
【注释】 沅江:长江在湖南境内一段的旧称,因流经沅陵得名。辰(chén信)阳:今湖南芷江县。驿路:官道。远谪:被贬谪到边远的地方。谁知:哪知道?雷雨:暴风雨。共:一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友人吴十九赴辰州(今湖南芷江县)途中之作。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第一句写友人去辰州的必由之路——沅江,而“流水”、“溪口逢君”,又写出了路途之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注释 吴掾:吴地的县令。留觞:饯别的酒宴。楚郡:楚国,这里泛指吴地。洞庭:即洞庭湖。海门:在今江苏泰兴南。意远:心意远大,意欲远游。扁舟:小舟。沧江:长江。沧浪,深蓝色的海水。百丈:一丈为百分米,这里形容水深。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姚司法而作。首两句写景,第三句写情,末两句写友情之深。全诗语言平直朴素,但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以下是对《长信秋词五首》中诗句的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1. 诗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译文: 我真是薄命之人,一直在思念着君王,醒来后心中充满了疑惑。 解释:这两句表达了诗中的主人公对于君王的深刻思念和在梦中与君王相见却醒来后的迷茫与不安。 赏析:这两句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描绘了其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展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2. 诗句: 火照西宫知夜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别辛渐》。诗的原文如下: 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 酒酣不识关西道,却望春江云尚残。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 - 注释: - 别馆: 指作者在旅途中暂时休息的地方。 - 萧条: 形容环境荒凉、冷清。 - 风雨寒: 描绘出天气寒冷而萧瑟的景象。 - 赏析: - 此句通过“别馆”和“风雨寒”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注释】 冬夜:冬天夜晚。五溪:泛指湖南境内的几条河流,这里特指湘水。青鱼:一种鱼。雪落:雪纷纷落下。鲙橙齑(kuà):《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载:“(孙权)与凯书曰:‘孤尝食柑,味未甘,至都下,见橘柑,皆佳,可多栽之。’凯答书曰:‘岭南柑桔殊美,实为珍玩。惟羊头啖啖如饴蜜,乃胜噉此。’”后因以“鲙橙齑”代称美味佳果,此处借喻美好的景色。武冈:山名。武冈前路:即武冈岭。看斜月:观赏月亮西斜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把握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要求,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判断。 “遥别舟中蒋山暮”,首联写送别之地,诗人在船舱中远望蒋山,日已黄昏。“君行举首燕城路”,颔联写饯别的地点与情景,友人启程,举头远望燕城的路途。燕城是古时燕国都城,在今北京市西南。“蓟门”即燕门,指燕城一带。“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颈联写饯别的时间与地点
巴陵送李十二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译文: 巴陵的洲渚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清澈的江面上传来了李十二的话语,就像一阵轻风传递到耳边一样清晰。 山长不见秋城的颜色,日落时只有蒹葭在水面上飘荡,水天一色。 注释: 1. 巴陵:地名,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 2. 李十二:指唐代诗人李益之弟李涉,字长吉,号李十二。 3. 洲渚:水中的陆地或小岛。 4. 清江
诗句解读 1. 黄河渡头归问津 - 黄河渡头:特指渡过黄河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一个渡口或者是河边的渡船码头。 - 归问津:回到河边询问渡船的方向。 - 注释:描述了裴图南准备渡河返回的场景。 2. 离家几日茱萸新 - 离家:离开家。 - 几日:几天,时间的长度。 - 茱萸:一种植物,通常在秋天被采摘并用于制作香料或药用。 - 翻译:离开了家门已经好几天了,院子里的茱萸也开得正好。 -
注释: 桂阳:地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 秋水:秋天的水。 长沙县:指长沙郡的县。 楚竹离声:指楚国的音乐和声音。 君变:指为君主而改变。 孤舟微:孤舟微小。 白鹤双飞忽相见:忽然看见两只白鹤并肩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好友万大归乡时的感怀之作。诗中以“桂阳秋水长沙县”起兴,点出地点;以“楚竹离声为君变”写友人归乡的情景与心情;以“青山隐隐孤舟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