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诗句: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 译文: 长江和汉水深邃无边,梁山和岷山高耸入云,难以攀登。 注释: ①普安:唐县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②梁岷:指梁山和岷山,其中梁山也叫高梁山,是四川东北部的一座山峰。 赏析: 此诗表达了王勃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和身处异地的孤独感。通过对江汉、梁岷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其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题解】 这是一首题咏英烈庙的诗。首联写英烈庙的建筑宏伟,用"碧瓦"和"朱门"点明庙宇的颜色和门扇的材质,渲染出庄重肃静的气氛;颔联写庙宇之高,以"万邦金作栋"形容英烈为国家立下的丰功伟绩,以"千片玉堆阶"形容台阶的华丽,暗喻英烈们像玉一样纯洁、高尚;颈联写皇帝为英烈庙书写题额,表示敬仰,臣子恭敬地为英烈庙篆刻碑记,以示对英烈们的尊敬,这两句写出了朝廷对英烈的尊崇之情;尾联是诗人对英烈们的赞颂。
【注释】陇西:地名,在今甘肃省。陇西行:乐府古题。名家:有名望的人家。子弟:指男子。复:又。豪:豪迈。华:华丽。千金:极言钱多。骏马:良马。蹀(dié):跨步行走的样子。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斜:走偏。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中唐时上层社会生活奢华的诗。首句写陇西世家大族,次句写这些家族子弟,又写其豪华的生活。三、四句写他们为了享乐不惜花费大量金钱买骏马,骑马走偏门。这首诗用典,但无典故的束缚
【注释】:陇西行 其三:陇西,地名,在今甘肃省西部。参,同“叁”。乘骖,指驾车。 【译文】:傍晚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驾着车向终南山进发; 途中田间有人责骂我,我低声向他道歉表示歉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羁游饯别 客心悬陇路, 游子倦江干。 槿丰朝砌静, 筱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 宁觉山川远, 悠悠旅思难。 注释: - 羁游饯别:即“送别”,表达送行之意。 - 客心悬陇路:客心,指诗人的游子之心;悬陇路,形容路途遥远,心情忐忑。 - 游子倦江干:游子,指诗人;江干,指江边;倦,疲惫。 - 槿丰朝砌静:槿,一种植物名;丰,丰满
易阳早发 清晨,我急忙收拾行装,趁着月亮还未完全升起。 奔忙的马蹄在星光下等候,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登上高处寻找丹霞屏障,绕梁而上属于翠绿的山峰。 云层之中树影难辨,雾里峰形消失不见。 此时凉风习习吹来,空山中飞起萤火虫。 译文: 清晨,我匆匆地整理着装束,趁着月亮还没露出脸。 我赶着快马奔驰,在星光下等候着新一天的到来。 我登上高楼,寻找着那红色的山障,它如同丹霞一般绚丽。 绕过高高的回廊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在长安(今西安)的扶风郡,日中时分已经远离京城了。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 京城的皇城,高高的铜铸的柱子已经不见;而扶风郡的石柱却依然矗立在那里。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尽管是山河相隔,但旅途仍然漫长而遥远。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首句“扶风昼届离京浸远”描绘了诗人在北京与长安之间的长途跋涉,日中时分已经远离京城。第二句“帝里金茎去
焦岸早行和陆四 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 注释:清晨时分,我离开旅馆,趁着月光,告诫同伴要警惕危险。山间重峦叠嶂,迷蔽了晴朗的景色;岩石空旷,可以分辨出山涧的水流。 赏析: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焦岸早行和陆四 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 注释:清晨时分,我离开旅馆,趁着月光,告诫同伴要警惕危险
【注释】 始平:今陕西兴平县,古称“始平”。 观阙:即观阙楼,在长安城西。 赊:远。 客行:指旅途中的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羁旅之作。作者从自己游宦他乡、思念家乡的情感出发,写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之情。 首句“始平晚”点明时间、地点,为全诗定下基调;次句“观阙长安近”,写自己站在观阙楼上眺望长安城的景色和感受;三句“江山蜀路赊”,写从始平到蜀地路途遥远,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九日怀封元寂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 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 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稀。 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注释: 1. "九日郊原望":“九日”即重阳节,“郊原”泛指南方平原地区或乡村郊外,“望”即远眺、眺望之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站在原野上眺望远方的景象。 2. "平野遍霜威":“霜威”指的是初秋时节的霜气,这里形容霜气覆盖了广阔的田野,给人一种肃杀的感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