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谟
注释: 东风轻拂扬起了柔软的尘土,有多少人在看花赏景时得意洋洋。 试问那青青的杨柳树,这次又为谁绽放出绚丽的春天? 译文: 东风吹起软红尘,多少人在花下得意洋洋。 试问那青青杨柳树,这一次又是为谁绽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柳诗,通过对杨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首句“东风蹴起软红尘”,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东风轻轻吹起,使大地上的尘土变得柔软,仿佛被风轻轻掀起一样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 其三 梅花飞过,柳花香,漫把飘零惹恨长。 宛跨蹇驴来踏雪,教人错唤孟襄阳。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梅:梅花 2. 花:花香 3. 柳桥:一座桥名,位于某处柳树成荫的地方 4. 晴:晴朗的日子 5. 絮:柳絮 6. 其三:诗歌的第三首 7. 蹇驴:跛脚的驴 8. 孟襄阳: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别称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手法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体会来分析,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情况。同时还要把握诗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感情,这要通过联想课文注释、查阅有关资料来完成。 “眼前风物又残秋,芦絮浑如柳絮稠。”意思是眼前的景物又是秋天了,芦花和柳絮都像稠密的丝线那样
注释: - 离情一语一踌躇,况复将情入画图。 - “离情”指离别之情,“一语一踌躇”表示每次说出离别的话都犹豫不定。这里的“踌躇”是犹豫不决的意思,说明诗人在离别时心情复杂,犹豫不决。 - "况复将情入画图"表示诗人不仅用言语表达离别之情,还将其融入画作中。这里的“画图”指的是诗人绘制的柳桥晴絮图,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画作更加生动。 - “此去三沽风景好,夕阳飞絮乱平芜。” -
注释: - 浮生踪迹半如萍:浮生,即人生,浮生踪迹,指人生的行踪不定,就像漂浮的浮萍一样。 - 愁向劳劳问旧亭:劳劳,一种鸟名,此处借代为“劳心”,表示忧愁和劳碌。旧亭,指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或曾经发生过故事的地方。 - 借得香山好诗句:香山,即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曾隐居香山(今陕西省西安市)。这里的“诗句”是指白居易的诗作。 - 大家唱作渭城听:大家,泛指人们或众人。渭城,地名
自惭不是谪仙才,敢向骚坛夺槊来。 黄鹤楼高搥不得,我今去咏凤凰台。 注释: 自惭:惭愧,感到羞愧。不是:不相当于,不如。谪仙:指唐代诗人李白,因自比为天上的仙人而得名。夺槊:指夺取长矛,比喻在文学上有所建树。骚坛:指屈原、宋玉等古代文人墨客所聚集的地方,这里代指文坛。槌:敲打,这里指用声音表达情感。去:离开。咏:作诗歌颂。凤凰台:传说中的凤凰栖息之所,这里指美好的景致。 赏析:
【注释】 灞桥:在长安东,是古代送别之地。 高车驷马:形容车子装饰得非常华丽。 重(chóng)过:经过。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风景的诗。前两句写景色的优美和游人的依依不舍。后两句写诗人看到美景后的感慨,也写出了他对柳树的喜爱。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注释】 ①高寄泉:名不详,孝廉。柳桥:地名,在今江苏淮安。鲰生:自谦语,指自己。几度:多次的意思。 译文: 每一步都好像要叹息道途穷尽,落第的情怀像酒一样醇厚。 寄语刘蕡,不要恼怒,我是连哭秋风都不够资格的小人啊! 赏析: 诗是一首七绝,写诗人在科举考试落榜后,心情抑郁,悲叹仕途之不遇。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对科举的厌倦和落第后的苦闷,表现了“失意才子”的典型心态。后两句以刘蕡(字子虚)自况
东风蹴起软红尘,多少看花得意人。 试问青青杨柳树,者番旖旎为谁春。
仿佛风光似灞桥,行人到此几魂消。 高车驷马重过日,好认临风碧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