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风物又残秋,芦絮浑如柳絮稠。
相像红桥佳丽地,诗人合住小扬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手法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体会来分析,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情况。同时还要把握诗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感情,这要通过联想课文注释、查阅有关资料来完成。
“眼前风物又残秋,芦絮浑如柳絮稠。”意思是眼前的景物又是秋天了,芦花和柳絮都像稠密的丝线那样。这句的意思是诗人眼前所见是一片萧瑟的秋景,芦花和柳絮都像稠密的丝线那样。
“相像红桥佳丽地,诗人合住小扬州。”意思是想象那美丽的红桥,它就像诗人居住的小扬州。这句的意思是诗人想象着红桥就像他的小扬州一样美丽。
“赏析”:首句以“残”点明时令,写眼前之景。第二句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秋天,突出秋意萧索。第三四句写诗人想象那红桥的美丽,并暗喻自己的居处。尾联化情入景,将诗人想象中的美景与现实中的美景相映衬。全诗意境清丽,语言优美。
【答案】
眼前风物又残秋,芦絮浑如柳絮稠。
相像红桥佳丽地,诗人合住小扬州。
(1)眼前风物又残秋,芦絮浑如柳絮稠。
眼前之景,残秋时节,芦花和柳絮都像稠密的丝线那样。(“残”“絮”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稠”意为“浓密”。)
(2)想见红桥好风景,诗人家住小扬州。
想象那美丽的红桥,它就像诗人居住的小扬州一样美丽。(“想见”意为“想象”,暗含“想到”;“好”为形容词,意为“美好”;“小扬州”指诗人的居处,即诗人心中的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