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要求。此题的具体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结合具体诗作分析。注意“域中庠序如林”的意思是:国中学校众多,犹如树林一般。“孰主宰是”“孰纲维是”意思是:谁是主导者?谁能维持纲纪?“抚时生感”“歌也有思、哭也有怀”意思是:面对时局感到忧伤;唱歌也有所思考,哭泣也有所感慨
【注释】 宪政:指君主立宪制。 鸠:斑鸠,喻指张百熙(号燕谋)。 鵩:即鸱枭,喻指张百熙(号燕谋)。 【赏析】 这是一首挽联,上联是说张百熙以身许国,宪政初兴,正冀望他像扶鸟的鸠那样扶持王室;下联是说他对后辈学生如同自己的子弟看待,他的遗言还在。作者在挽联中高度赞扬了张百熙忠于国家,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风貌。 上联中的“宪政”一词,是指君主立宪制度。当时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呼声很高
【注释】 学校辍弦歌,足见人心有公道:学校停止弹琴唱歌,可见人心是有公道的。弦歌:《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汽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云:“言百姓劳倦而休止也。”朱熹集传:“言天下已定,民安其业,乐其居处。”这里指学校不再弹琴唱歌,意味着国家太平,人们安居乐业。 通家务奖籍:通家,泛指亲友、同乡等,这里指张百熙。奖籍:奖励。 欲承先德愧高明:想要承继先辈的德行
周果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明代末年的诗人。他生活在1679年至1751年之间,是江苏长州人,有《在亭丛稿》十二卷、《咏归亭诗钞》八卷以及《石闾集》等著作,与《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周果的诗词作品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时代的深刻感悟。他的一些诗句表达了对教育和公正的关切,如《挽张百熙联》中所言:“学校辍弦歌,足见人心有公道;通家务奖籍,欲承先德愧高明。”这表明他关注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