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身任国家,宪政初兴,方冀扶鸠翊王室;
视学生如子弟,遗言具在,何堪赋鵩吊人师。
【注释】
宪政:指君主立宪制。
鸠:斑鸠,喻指张百熙(号燕谋)。
鵩:即鸱枭,喻指张百熙(号燕谋)。
【赏析】
这是一首挽联,上联是说张百熙以身许国,宪政初兴,正冀望他像扶鸟的鸠那样扶持王室;下联是说他对后辈学生如同自己的子弟看待,他的遗言还在。作者在挽联中高度赞扬了张百熙忠于国家,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风貌。
上联中的“宪政”一词,是指君主立宪制度。当时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呼声很高,而张百熙却始终不渝地主张君主立宪。因此,作者用“宪政”、“方冀扶鸠翊王”,来赞扬张百熙的爱国精神。
上联中的“方冀扶鸠翼王”中的“方冀”和“翼”都是希望的意思。“扶鸠”指的是扶鸟,这里用来比喻张百熙。“翼王”则是指扶持君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张百熙希望他能够像鸟儿一样帮助君王,为国家尽忠效力。
下联中的“视学生如子弟”中的“视”是看待的意思。“子弟”在这里用来代指学生们。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张百熙对待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子弟一样看待他们。
下联中的“遗言具在”,“遗言”是指张百熙生前留下的教诲和遗言。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张百熙的遗言还在。
下联中的“何堪赋鵩吊人师”中的“鵩”是鸱枭,是一种鸟类,这里用来比喻张百熙。“吊人师”是指慰问老师。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他怎么忍心去悼念一个为教育付出生命的老师呢?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