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
诗句如下: 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 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 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 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 注释解析: - 《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广州津亭的清晨所见景色及其感受。 - “明发临前渚”意指早上起来,面对前方的江岸。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早起迎接新一天的决心和期待。“寒来净远空”则形容早晨气温下降,空气清新而空旷。 -
【注释】 浈阳峡:指越王勾践曾到过的韶关南面的浈水(即浈水)入湘江的峡谷。 行舟傍(bàng):船行时靠岸在岸边。 岑(cén):山崖,山头。 窈窕(yǎo tiǎo):幽深、深远貌。 闇(àn):昏暗。 秋冷:秋天寒冷。 阴:阴暗,云层密布的样子。 重林:茂密的树林。 五色:这里指五彩缤纷的树林。 耸:高耸入云。 惜此生遐远:怜惜这韶关之隔使人远离家乡。 造化心:自然造化之心肠
【注释】 1. 初发曲江:指诗人初次来到曲江。曲江在长安城北,是游览胜地。 2. 清且深:清澈见底。 3. 松石复阴临:松树、石头等自然景物,又遮蔽了溪水的两岸。 4. 正尔:如此。 5. 胡为:为何。 6. 无赏心:没有赏心悦目的感受。 7. 我由不忍别:我因为不忍心分别而留在这里。 8. 物亦有缘侵:万物也有缘分来侵犯我。 9. 自匪常行迈:如果不是经常行走。 10. 谁能知此音
诗句原文: 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 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 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译文: 在征马的旅途中,我回到了湘江的岸边。望着鸟儿快速掠过,听着猿猴声声呼唤,心中顿感一丝忧愁。两岸的枫树像是河岸一般,数处的橘子岛如同小洲。然而,我还记得那曾经的志向,此刻又怀疑这一切是否如梦一场。 赏析: 《初入湘中有喜》是唐代大臣张九龄的作品
赴使泷峡 溪路日幽深,寒空入两嵚。 霜清百丈水,风落万重林。 夕鸟联归翼,秋猿断去心。 别离多远思,况乃岁方阴。 【注解】 赴使:奉命出使 泷峡:地名,今属广东连平、和平一带 阴:阴暗 【译文】 溪路渐行渐远,天色渐深,寒冷的空气中透着山峦的轮廓。 清晨雾气笼罩着溪流,水面上泛着白茫茫一片。 秋风中落叶飘舞,树梢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离愁别绪。 黄昏时分,鸟儿们纷纷归巢,展翅欲飞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万丈洪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译文: 在湖口远眺庐山的瀑布,只见那万丈的泉水从高崖上倾泻而下,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风景。它仿佛是一条蜿蜒曲折的长龙,蜿蜒盘旋在山谷之间。它的水流湍急,溅起的水花如同五彩缤纷的花朵在空中飘舞,洒落在周围的树木和草地上。这瀑布的水源来自遥远的山峰,那里的云雾缭绕
【注释】使至广州:使,出使。广州,古郡名,在今广东广州市。 昔年尝不调,兹地亦邅回。 昔日曾遭贬谪,此地也令人徘徊。 本谓双凫少,何知驷马来。 原来我以为只有两只野鸭,却不知道有驷马奔驰而来。 人非汉使橐,郡是越王台。 人们不是汉朝使者的行囊,这里却是越王勾践的故地。 去去虽殊事,山川长在哉。 虽然去后事情大不相同,但山水依然存在。 赏析:此诗首联写岭南之游子,颔联写岭南之地
初发道中寄远 日夜乡山远,秋风复此时。 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 念别朝昏苦,怀归岁月迟。 壮图空不息,常恐发如丝。 注释: 1. 日夜乡山远 - 表示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家乡的山峦看起来都是那么遥远。 2. 秋风复此时 - 指秋天的风再次吹起,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3. 旧闻胡马思 - 指的是过去听到北方边境的胡人马匹的嘶叫而引起的思念之情。 4. 今听楚猿悲 -
自彭蠡湖初入江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从彭蠡湖开始进入长江的情景。彭蠡湖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湖泊,而“入江”则暗示了诗人即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这里的“初入江”意味着诗人刚刚离开彭蠡湖,开始了新的生活或旅行。 江岫殊空阔,云烟处处浮。 这句诗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江岫”指的是长江两岸的山峦,而“殊空阔”则形容这些山峦在宽阔的江面上显得格外高大、雄伟。同时,“云烟处处浮”则形象地描述了长江上空漂浮的云雾
【注释】 ①赵二:指诗人的朋友赵某。②湘岸多深林,青冥昼结阴:在湖南岸边有许多树林,白天阳光也显得阴沉。③贾生心:指贾谊忧国忧民之心。④为尔白头吟:为你而发白头发的诗。⑤谢客赏:谢灵运赏景赋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至岳阳时所作,抒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首联“湘岸多深林,青冥昼结阴”,写诗人到达洞庭湖畔,看到湖边的林木茂密,天色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