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
年光诗思竞鲜新,忽漫韶华逗晚春。 止为花开停十日,已怜腰缓足三旬。 枝枝媚柳含香粉,面面夭桃拂软尘。 回首东皇飞辔促,安歌吾欲撰良辰。 注释: 1. 年光诗思竞鲜新:指每年的春天,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都非常新鲜。 2. 忽漫韶华逗晚春:突然之间春天到了,但时间已经晚了。 3. 止为花开停十日:因为花盛开了,所以停了十天。 4. 已怜腰缓足三旬:已经觉得脚有些累了。 5. 枝枝媚柳含香粉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能力,即能准确概括诗句的内容,理解其思想感情。本首诗为七绝,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由七个字组成,整首诗押平声韵。 “空川”是“空寂的溪流”,点出作者当时身处的环境;“日暮夜云层”是说日落时分,天边云雾缭绕;“烟景无心问武陵”是说眼前的风景与自己无关,我对此毫无兴趣;“为有春风轻鹤浦”是说因为有春风拂过轻飘的白鹤,所以诗人才会来到这地方
诗句释义及译文: - 蘼芜新叶报芬芳 - 蘼芜(一种草)的新叶子散发出芳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彩凤和鸾戏紫房 - 彩凤和鸾(传说中吉祥的鸟类)在紫色的房间里嬉戏,寓意着美好和谐的生活。 - 已觉绮窗回淑气 - 已经感受到了窗户上传来的美丽气息,可能是窗外的自然美景或温馨的家庭氛围。 - 还凭青镜绾流光 - 手扶着绿色的镜子整理着流逝的时光。这里可能指的是对时间的珍惜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梦里招招画舫催,鸳湖鸳翼若为开。”:在梦中,我召唤着那艘装饰华丽的画舫,催促它快点到达。这里的“鸳鸯”象征着和谐与美满的婚姻生活,而“开”字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此时对月虚琴水,何处看云过钓台。”:此刻我对着月亮弹琴,水面上泛起层层波纹;不知在何处可以看到云朵飘过钓台。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思念。
乡愁春思两欹斜,那得看梅不忆家。 折赠可怜疏影好,低回应惜薄寒赊。 穿帘小朵亭亭雪,瀁月流光细细沙。 欲向此中为阁道,与君坐卧领芳华。 注释: 1. 乡愁春思两欹斜:指春天的乡愁和思念之情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难以自拔。 2. 那得看梅不忆家:意思是说,怎么能在欣赏梅花的时候不去思念家乡呢? 3. 折赠可怜疏影好:指梅花的花朵虽然稀少,但每一朵都显得那么珍贵,值得人们欣赏。 4.
【注释】 出关外,即指出潼关。别汪然明:告别汪然明。汪然明,字子美,唐代诗人。 天涯感塞鸿:塞鸿,边塞之雁。古人以鸿雁传书,故有“天涯传音”之说。天涯,天边。 故人相别又江枫:故人,老朋友;江枫,即江边枫树林。 潮声夜上吴城阔:吴城,指苏州。潮声夜上,指潮水声在夜晚响起来。 海色晴连越嶂空:越嶂,越州山。嶂,山峰。 壁垒烟销生日月:壁垒,指军营的围墙。烟消日出,形容战事平息。生,长、高。
【注释】 野桥:即断桥,在杭州西湖的苏堤上。 舟阁:指游船停泊之处。 香气:花香。 虚无:空寂。 芳草后:指花落之后。 西泠:地名,今属浙江杭州市。 恨情边:指离恨。 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这是诗人在西湖游玩时的所见所闻。看桃时,想到鹦鹉;折柳时,想起杜鹃。 神女生涯应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神女,即西施,传说她曾为越王勾践所囚,日夜哭泣,以眼泪洗面,因而容光焕发,后来被释放
次牧翁迎春日偕河东君泛舟东郊作韵珠帘从此不须开,又是兰闺梦景来。 画舫欲移先傍柳,游衫才拂已惊梅。 东郊金弹行相逐,南陌琼辀度几回。 最是新诗如玉琯,春风舞袖一时催。 注释: - 珠帘从此不须开:指不需要打开珠帘,因为美景已经呈现。 - 兰闺梦景来:形容美景如同梦境般美丽。 - 画舫欲移先傍柳:描绘出一幅船在柳树旁移动的画面,显得生动而富有诗意。 - 游衫才拂已惊梅:描述轻轻一拂衣服
题祁幼文寓山草堂 悬圃凉风物外姿,石楼丹栋总相宜。 家通洛浦招云接,人倚湘君放鹤迟。 花满晓临珠盖拂,莺啼春入玉衣吹。 伊余亦有怀园引,笛里青霞渺桂旗。 注释:悬圃: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凉风:凉爽的风。物外:超脱于世俗之外。石楼丹栋:用石头建造的高楼,红色的屋檐。总相宜:都很合适。洛浦:指洛阳附近的洛河。招云接:吸引云彩。湘君:指屈原的《九歌》中的湘水女神。《楚辞·九歌》:“帝子降兮北渚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谁家乐府唱《无愁》” - 这句表达了一种对古代乐府歌曲的怀念之情。乐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方音乐机构,其创作的歌曲往往反映了民间的情感和生活。这里的“唱《无愁》”可能指的是那些表达快乐、无忧无虑情感的歌曲。 2. “望断浮云西北楼” - “望断”一词传达了作者对于远方或所思念的人或物的深切期待和无尽的思念。而“浮云西北楼”则描绘了一种孤独且遥远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