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圃凉风物外姿,石楼丹栋总相宜。
家通洛浦招云接,人倚湘君放鹤迟。
花满晓临珠盖拂,莺啼春入玉衣吹。
伊余亦有怀园引,笛里青霞渺桂旗。
题祁幼文寓山草堂
悬圃凉风物外姿,石楼丹栋总相宜。
家通洛浦招云接,人倚湘君放鹤迟。
花满晓临珠盖拂,莺啼春入玉衣吹。
伊余亦有怀园引,笛里青霞渺桂旗。
注释:悬圃: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凉风:凉爽的风。物外:超脱于世俗之外。石楼丹栋:用石头建造的高楼,红色的屋檐。总相宜:都很合适。洛浦:指洛阳附近的洛河。招云接:吸引云彩。湘君:指屈原的《九歌》中的湘水女神。《楚辞·九歌》:“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放鹤:指王羲之在绍兴兰亭聚会时写的《兰亭集序》。珠盖:《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定天下车服制度时,规定“凡朝集听事,皆以珠帘为障”,皇帝的车乘和仪仗都以珍珠装饰。拂:掠过。莺啼:《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的“关关”是鸟鸣声,“淑女”即美好女子。玉衣:“玉”字在这里是借代的意思,形容鸟儿美丽的羽毛。怀园引:怀念园中美景。笛里青霞渺:笛声悠扬如青色的云彩,意喻高远。渺:遥远的样子。桂旗:桂花制成的旗帜,这里用来比喻笛声如桂花般飘香。赏析:这首诗是祁幼文的寓山草堂的题诗,诗人祁幼文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首联“悬圃凉风物外姿,石楼丹栋总相宜”描绘了祁幼文的居所环境优美,景色宜人。颔联“家通洛浦招云接,人倚湘君放鹤迟”则进一步描绘了祁幼文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颈联“花满晓临珠盖拂,莺啼春入玉衣吹”则形象地描绘了祁幼文的居所周围花木扶疏、鸟语花香的景象。尾联“伊余亦有怀园引,笛里青霞渺桂旗”则是诗人自己的感慨。整首诗通过描写祁幼文的居所以及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