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
题祁幼文寓山草堂 悬圃凉风物外姿,石楼丹栋总相宜。 家通洛浦招云接,人倚湘君放鹤迟。 花满晓临珠盖拂,莺啼春入玉衣吹。 伊余亦有怀园引,笛里青霞渺桂旗。 注释:悬圃: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凉风:凉爽的风。物外:超脱于世俗之外。石楼丹栋:用石头建造的高楼,红色的屋檐。总相宜:都很合适。洛浦:指洛阳附近的洛河。招云接:吸引云彩。湘君:指屈原的《九歌》中的湘水女神。《楚辞·九歌》:“帝子降兮北渚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谁家乐府唱《无愁》” - 这句表达了一种对古代乐府歌曲的怀念之情。乐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方音乐机构,其创作的歌曲往往反映了民间的情感和生活。这里的“唱《无愁》”可能指的是那些表达快乐、无忧无虑情感的歌曲。 2. “望断浮云西北楼” - “望断”一词传达了作者对于远方或所思念的人或物的深切期待和无尽的思念。而“浮云西北楼”则描绘了一种孤独且遥远的景象
庚辰除夕次牧翁韵 【注释】:庚辰,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牧翁,指张照。张照曾官内阁学士、礼部尚书等,故称。 【译文】: 与朋友一起喝酒庆贺新年的良辰美景,绮丽的筵席和精美的帷幄在曙光中映衬着。 小院里围炉取暖如同白昼,幽静的隐士端坐于案几上焚香祈祷。 急风中的雪花催逼着残漏,华丽的灯光照映出艳丽的妆容。 明日清晨珠帘被卷起,一对对鸳鸯排列在庭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除夕夜与友人相聚
赠陆处士 谁于物外见文雄,一夕新思满桂丛。 甫里玄谈高洛下,干原文笔擅江东。 芙蕖合载中山曲,杨柳应同慧挠风。 身是华亭旧时客,叮知馀论在司空。 注释:赠:赠送;处士:指隐居不仕的读书人;谁于物外见文雄:谁在超脱事物之外能见到文人的雄才大略;甫里:指汉代学者扬雄,字子云;玄谈:指玄学、老庄之学,玄言,即玄学之论;高洛下:指洛阳,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定都于此而得名;干原文笔擅江东:指南朝宋的谢脁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西陵云物自萧森:形容西陵的自然景物荒凉而幽静。 2. 垄雊高岩涧水深:描述了山间小路旁的高岩上,野雉鸣叫的声音回荡在深邃的涧水中,营造出一种深远的寂静感。 3. 桂白小山惟叶落:桂花在秋天显得格外洁白,小山上只有落叶。 4. 梨红大谷识春阴:春天来临,梨花盛开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大谷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虽然只是一抹淡淡的颜色
这首诗的原文为: 碧草河西水上亭,和烟和月复空冥。 芙蓉曲断金波冷,杨柳姿深天外青。 涌夜何人吟落木,春江一望却侵星。 遥怜处处烽烟事,长啸无心阁自凭。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碧草河西水上亭,和烟和月复空冥。 - "碧草"指的是绿色的草地,可能是在夜晚看到的景色。 - "河西"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方位词,表示在某个地方的西侧。 - "水上亭"指的是建在水上的一个亭子
以下是对柳如是的《西陵十首·其十》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诗句解析: - “灯昏月底更伤神”:描述夜晚灯光昏暗,月光照射之下更加使人感到悲伤和忧愁。 - “马埒随风夜拂尘”:形容马匹在风中奔跑时扬起尘土的景象。 - “杨柳已成初雁恨”:暗示春天即将过去,杨柳已经长出新芽,而燕子却要离去,引发人们对于离别的遗憾。 - “桃花犹作未莺春”:尽管桃花盛开,但仍然没有燕子到来,意味着春天还没有完全到来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词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最后结合注释和相关诗句进行赏析。 “西陵十首”是一组咏物诗,写于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流寓杭州西湖时所作。前七首描写了杭州的景色,后一首则是写自己对杭州的眷恋之情。 首句“春风无限更花朝”,点明了春天的气候特点,也写出了这个季节里人们对于美好的事物的喜爱与追求。 颔联“宝瑟何繇声暗销”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汪元量,他的诗风格豪放悲壮。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禹台紫气郁相望,长者高名动四方 这句诗的意思是:禹台上空紫气缭绕,显得十分壮观,你的名字如同这紫气一般,在各地传颂。长者指的是你,高名指的是你的名声。四方代表全国各地,这里用来形容你的名声遍布全国。 白首云霄羊陟誉,黄金湖海尉佗装 这句诗的意思是:你年老的时候,像羊祜一样被赞誉,就像尉犁(今新疆轮台县)的繁荣一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描写了西泠(今浙江杭州)的美景。诗中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西湖夜景的美丽与动人。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微波一曲月苍茫,声起西泠叶叶凉。” 注释:微波荡漾,月光朦胧,营造出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西泠水波荡漾,仿佛在轻声诉说着故事。 赏析:开篇即用“微波一曲”来描绘湖面的宁静,接着用“月苍茫”来渲染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