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
村静鸟声乐,山低雁影遥。 野阴时滉朗,冷雨只飘萧。 涉远心先倦,冲寒酒易消。 红尘忘南北,渺渺见长桥。
甲寅十二月四日出镇阳寄宰鲁伯
滹水晓光动,灞桥诗境同。 冲寒骑瘦马,认影识衰翁。 长路风声里,孤城雪意中。 回头歌笑处,凄绝意何穷。
八月并州雁
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 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 灭没楼中见,哀劳枕畔闻。 南来还北去,无计得随君。
庚子三月十日作
残梦忘书帙,馀寒殢酒杯。 青铜元懒照,白纻更宽裁。 水际时独往,花边知几回。 殷勤双语燕,应自谢家来。
同冀文明秀山行
暮景披横幅,山间二老同。 云如愁戍苦,雪亦笑诗穷。 古木冻欲折,断崖行复通。 从今胡谷梦,时到水声中。
和仲梁
林影兼秋薄,云阴带晚凉。 石潭鱼近藻,沙渚雁留霜。 笑语无长路,登临岂异乡。 一尊堪共醉,惜不是重阳。
十月四日往关南
行路见新月,独行还独谣。 劳生尘衮衮,晚色鬓萧萧。 野旷无遗穗,林疏有堕樵。 回头麦山岭,更觉马蹄遥。
九月晦日王村道中
水涸沙仍湿,霜馀草更幽。 烟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坐食知何益,行吟只自愁。 随阳见鸿雁,三叹惜淹留。
聚仙台夜饮
永夜留欢席,高怀远市尘。 月凉衣有露,风细酒生鳞。 乡社情亲旧,仙台姓字新。 殷勤诗卷在,长记坐中人。
阳兴砦
乱石通樵径,重冈拥戍城。 山川带淳朴,鸡犬见升平。 雨烂沙仍软,秋偏气自清。 年年避营马,几向此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