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
【释义】 我只有将愧汗沾湿新换的衣裳,悔极了堂堂岁月竟然违背了。 世事沧桑心事已定了然,这一生跌了一跤不能全非。 【注释】 1. 己亥杂诗: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的诗歌。共七百二十首,这是第一百四十九首。 2. 只将愧汗湿莱衣:惭愧汗湿了换洗的衣裳,意指因羞愧而流下的泪。 3. 悔极堂堂岁月违:悔恨自己辜负了堂堂岁月,意指因为羞愧而后悔。 4. 世事沧桑心事定: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和坚定的信念。 5
【注释】己亥:清代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乾隆帝病死,嘉庆帝继位;杂诗:诗歌的一种体裁,内容不拘一格;溇(xū):湖名;三泖(mǎo):地名,在今江苏太仓县西南;圆斜:指湖沼的地形;郏(jiá):地名,在今山东菏泽县东南。 【赏析】《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组诗作品,该组诗共三百一十五首,其中“其一百四十”为第一百四十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太湖、三泖湖沼和山泽的向往
【注释】 天教:上天的旨意。梼杌(táwù):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恶木,比喻凶恶之人。本支:即本家亲属。调护:保护和照顾。不馁:不气馁。若敖:春秋时楚国大夫。怙:依赖。恩:恩惠。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国破家亡后仍坚持斗争的坚强意志。首句“天教”是说天命要这样安排,是作者对当时形势的一种感慨,但并不表示屈服,而是决心与敌人进行斗争到底。第二句是说家门不幸,遭受了灾难,但是骨肉至亲却无法相顾
我询问您,在那些最令人心旷神怡的日子里,何时才是我们畅游山水、共赏秋潮的最佳时刻?八月桂花开,随风飘来桂花的清香,湖面上,秋波荡漾,眼前是最美的秋景。这美景如同一幅画,让我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然而,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想起了那位故人,他突然出现在我的心头,让我感慨万千。 突然,一个故人的影子映入眼帘,那是一位与我在雨琌别墅相识的朋友,名叫虹生。他的出现,犹如一道彩虹,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光彩
``` 己亥杂诗其一百五十 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桑梓温恭名教始,天涯何处不家江? 注释: - 里门:指家乡。 - 风俗尚敦庞:当地的风俗淳厚朴实。 - 齿德降:以年龄和德行为标准衡量自己。 - 桑梓:代指家乡或故乡。 - 温恭:温和恭敬。 - 名教:名节和教化。 - 天涯何处不家江:无论身在天涯海角,都是自家人。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的一首七律诗
《己亥杂诗·其一百五十六》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世、仕途和现实的感慨与思考。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首句:家住钱塘四百春,匪将门阀傲江滨。 “家住钱塘四百春”描述了作者的家族背景和成长环境,钱塘是杭州的别称,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四百春”则暗示了作者家族在地方上享有盛名,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
已亥杂诗·其一百五十一 小别湖山劫外天,生还如证第三禅。 台宗悟后无来去,人道苍茫十四年。 注释:与自然山水暂时离别,仿佛在劫难逃的世外天;生死未卜,如同证悟到第三禅境。禅宗悟透之后,便没有来去之分;人生在世,往往经历漫长的苍茫岁月,如同十四年一般。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无常、世事纷扰的感慨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与自然山水的短暂离别,暗示了人生的脆弱和命运的无常。同时
注释:道场里,雨花台上的莲花盛开,长水宗风在目前。任凭我挑选合适的时机参悟活句,不要将文字当作狂放不羁的禅意。 赏析:这首诗是郑燮的《己亥杂诗·其一百四十七》,全诗如下: 道场馣馤雨花天,长水宗风在目前。 一任拣机参活句,莫将文字换狂禅。 注释:雨花台的道场中,雨水滋润着盛开的莲花。在这里,长水宗风(指禅宗)的教义就在眼前显现。我完全自由地挑选适当的时机来参悟这些活的语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标题、注释、诗句内容、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还要注意与诗词中其他句子进行对比。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诗的赏析,答题时先答出诗的标题和作者,然后对诗的每句进行解说,注意解说诗句的含义,以及运用了哪些手法,并说明表达了什么感情,最后指出其艺术效果。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从题干来看,这是一道鉴赏古诗词中的名篇名句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目
注释:一脉相传的家族,拥有四片貂皮。在讲经门的福泽,已经郁郁葱葱。 儒林中有几代人传下了苗裔?这个福气比高邮还高,冠盖本朝。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以“谈经门”为背景,赞美了这一世家的荣耀和传承。诗中“一脉”、“四叶”等词语描绘了世家的辉煌,“苗裔”则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流畅,富有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