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
己亥杂诗 其六十一 轩后孤虚纵莫寻,汉官戊己两言深。 著书不为丹铅误,中有风雷老将心。 注释: - 轩后:指轩辕氏,即黄帝。 - 孤虚:指黄帝的陵墓在中黄土冈上,四周空旷如虚空。 - 汉官:汉代官员。 - 戊己:古代五行之一,代表中央和君主。 - 风雷:喻意诗人心中的激荡与坚定意志。 赏析: 此诗首句以“轩后孤虚”开篇,描绘出一幅黄帝陵墓空旷、无人问津的景象
【注释】 己亥杂诗: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集。己亥指嘉庆二十年(1805),作者时年五十岁,因上书反对鸦片贸易,遭诬陷被捕下狱,次年获释出狱后作此诗。 杂诗其六十五:是这首诗的最后一首。诗题中的“官冕听高歌”,指文侯(即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和署吏部尚书)戴的是一顶高高的官帽,他经常聆听朝臣们唱的高歌,但自己却从不参与。“少作精严故不磨”,指他年少时写的文章十分严谨,因此文章很少被修改过
【注释】 己亥:乾隆五十九年。西京:指洛阳。张杜:指张载、程颢、程颐兄弟三人,北宋理学家,世称“二程”。外家:指外姓的家族。斯文:指学术或文化。段金:即段玉裁,清代著名经学家。导河积石归东海:黄河从积石山(今青海省玛多县)向东流入渤海。一字源流奠万哗:指文字、学问渊源流长,奠定了后世的基础。 【赏析】 《己亥杂诗》共有315首,此为其五十八。这首诗的意思是:洛阳有张载、程颢、程颐三兄弟
诗句 十仞书仓郁且深,为夸目录散黄金。 吴回一怒知天意,无复龙威禹穴心。 译文 藏书无数,犹如山一样高,但它们都深藏不露,只为炫耀其丰富的目录而不惜耗费大量金钱。 吴回一旦愤怒,便明白是天命的安排,他不再有龙的威严和大禹治水的决心。 关键词注释 - 十仞:形容书籍数量极多。 - 目录:此处指整理、编辑图书的过程。 - 黄金:古代贵重货币,比喻财富。 - 吴回:历史上著名的贤臣
己亥杂诗 其六十六 西京别火位非高,薄有遗闻琐且劳。(《全唐文》卷七百零一作“西京火食非高,薄有遗闻琐且劳。”) 只算初识镜背字,敢陈法物诂球刀。(《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九注引李东阳《怀麓堂集·西京杂记序》) 【注释】 ①火位:指祭祀时所设的位置。②遗闻:指遗留下来的传闻。③法物:古代称礼乐器为法物。④诂:解说。⑤球刀:指古乐器瑟的弦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京城回忆自己早年生活经历所写的
【注释】 华年:青春年华。蟫(xián)鱼:即蠹鱼,蛀书虫。死不乾:死去也不干,意喻死后尸体不腐烂。归安:今浙江湖州。 【赏析】 此诗是作者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欲求一死而终未遂的感慨之作。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思,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首联写自己“华年”已尽,报国之志未能实现;颔联表达“此事”千秋万代无人能及,自己虽死亦不足惜;颈联直抒自己欲以一炬焚身明志的决心
【注释】 己亥杂诗 其七十二:己亥指乾隆五十四年;杂诗为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的诗歌总集,共72首。其七十二:这是第72首诗的内容。薄录:轻薄的记载。睨(niè):斜视。千秋:指历史久远。云烟浩不收:指世事纷繁复杂,像云烟一样无法收聚。一任:任由。汤汤:水势盛大的样子。沦:沉没。泗水:黄河在河南省境内的一条支流,即今泗河。九金:指周王朝的九鼎。万祀:指祭祀的年代长久。 【赏析】
注释: 己亥杂诗 其六十三: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家法:这里指儒家的教条和规范。 夙所重:长期以来一直重视。 四始:四首古代诗歌的名称,《诗经》的“风”、“雅”、“颂”是四首古代诗歌。 心即是:心即是。即,就是的意思。 四始心:四首诗的心,即《诗经》《风》、《雅》、《颂》之心。 泬寥:空旷寂寞。 再发姬公梦:再发姬公之梦。姬公,周公旦(周武王弟)。 赏析:
【注释】 己亥:乾隆五十九年。杂诗:一种诗歌体,无固定格式。 麟经断烂炎刘始:麟经,指《汉书.艺文志》中《太史公书》的一篇。《汉书》中有一篇叫“太史公书”,是班固写的,所以叫“麟经”。 解道:“解释道理”的意思。何休、班固:东汉时期的人,都是学者。 眼前:指当代。 朱云:朱云(?一前48),字君游,西汉人,以直言敢谏闻名。 【赏析】 《己亥杂诗》,共305首。其中第七十首,是诗人在晚年所作
【注释】 熙朝:指清代,也指清朝。仕版:指科举考试。快茹征:迅速取得功名。五倍金元:意谓比金、元时期科举制度优越。十倍明:意谓比明朝科举制度优越。扬扢千秋:意谓扬名千载。儒者事:指儒家学者的事业。汉官仪后一书成:意谓汉朝的《官仪》一书完成。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之作。诗人在仕途中感到有志难展,于是感慨地写下了这首诗。诗的前两句说,我生逢盛世,科举制度比金元时期要优越,比明朝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