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官冕听高歌,少作精严故不磨。
诗渐凡庸人可想,侧身天地我蹉跎。

【注释】

己亥杂诗: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集。己亥指嘉庆二十年(1805),作者时年五十岁,因上书反对鸦片贸易,遭诬陷被捕下狱,次年获释出狱后作此诗。

杂诗其六十五:是这首诗的最后一首。诗题中的“官冕听高歌”,指文侯(即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和署吏部尚书)戴的是一顶高高的官帽,他经常聆听朝臣们唱的高歌,但自己却从不参与。“少作精严故不磨”,指他年少时写的文章十分严谨,因此文章很少被修改过。“诗渐凡庸人可想”句,指他的诗渐趋平庸,普通人都能看出他诗歌中的缺点。“侧身天地我蹉跎”句,指自己虽然身处天地之间,但却虚度光阴。

【赏析】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腐败、社会风气败坏的深深忧虑。

首联“文侯官冕听高歌,少作精严故不磨。”意思是说,文侯头戴一顶官冠,经常聆听朝臣们唱的高歌,但他却从不多作文章。这反映了当时官场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即有些人为了博取名利,而不惜迎合他人,甚至不惜改变自己的立场。

颔联“诗渐凡庸人可想,侧身天地我蹉跎。”意思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诗歌水平逐渐降低,以至于普通人都能从诗歌中看出他的缺点。而自己虽然身处天地之间,但却虚度光阴。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败坏的担忧之情。

尾联“文侯官冕听高歌,少作精严故不磨。侧身天地我蹉跎。”意思是说,文侯头戴一顶官冠,经常聆听朝臣们唱的高歌,但他却从不多作文章。这反映了当时官场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即有些人为了博取名利,而不惜迎合他人,甚至不惜改变自己的立场。尾联“诗渐凡庸人可想,侧身天地我蹉跎。”意思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诗歌水平逐渐降低,以至于普通人都能从诗歌中看出他缺点。而自己虽然身处天地之间,但却虚度光阴。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败坏的担忧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