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
霜毫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注释:我把笔放下,任由墨汁在纸上自由流淌,形成浓淡相宜的墨迹。 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 注释:我怎敢自夸自己像医生一样能够治疗国家大事,我只是贩卖古代的药方,就像卖药的人。 赏析:这首诗是龚自珍在1836年(己亥年)所作。这一年他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但不久,他就因直言进谏而被革职,并被贬为广东琼州府学教授。在这段时期里,他深感世道人心已变
《己亥杂诗其五十七》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其中“姬周史统太销沉,况复炎刘古学喑。崛起有人扶左氏,千秋功罪总刘歆”这两句诗,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接下来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首句释义:“姬周史统太消沉。”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的历史记载太过消沉。在这里,“姬周”指的是周朝,“史统”则是历史的记载。“太消沉”则表示这些历史记载过于平淡,没有突出重点或者深入挖掘
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恋太阳。 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 注释: 1. “半生中外”指的是诗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内外徘徊不定,未能找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和目标。 2. “樗丑”出自《庄子》,意为丑陋无用之物,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暗示其虽有价值却未被世人所认可。 3. “翻成恋太阳”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正义的向往和追求,即便在黑暗中也不愿放弃对光明的追求。 4.
己亥杂诗 其四十九 东华飞辩少年时,伐鼓撞钟海内知。 牍尾但书臣向校,头衔不称杀其词。 注释: 1. 东华:古代对皇宫的别称。飞辩:善于辩论、口才出众。2. 伐鼓撞钟:形容声势浩大或声音宏亮。3. 海内知:在海内有名望、知名度。4. 牍尾:指文书、奏折等书面材料。但:只;仅仅。5. 臣向校(xiào):臣子向朝廷呈献奏疏、建议、意见等。6. 杀其词:杀掉自己的言辞。赏析:
【注释】: 己亥杂诗 其五十二:指清代康熙皇帝的《己亥杂诗》第52首。“齿如编贝汉东方”,是说自己的牙齿如同珍珠般排列整齐,出自汉时东方朔的典故。“不学咿嚘况对扬(yī chōu kàng),不学啊咿呀地唱和,更不愿意对着镜子自我欣赏。” 屋瓦自惊天自笑:意思是屋顶上的瓦片会因雨水而发出响声,就好像是天地在相互嘲笑。“屋瓦”指的是房屋的屋顶瓦片。“自惊”指的是自己被声音所惊吓
诗句释义与注释: - 端门受命有云礽:端门,是古代皇家的重要门户。在这里,"云礽"可能指的是皇帝的长子。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儿子被称为“太子”,因此这里的“云礽”很可能指的是未来的太子或亲王。这一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未来皇储的期望和祝福。 - 一脉微言我敬承:这句话中的“微言”指的是微小而微妙的言辞或道理,可能是指一种深奥的智慧或者道德观念
己亥杂诗 其五十六 孔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绛帐启宗风。 至今守定东京本,两庑如何阙马融? 注释: - 孔壁:孔子的墙壁,代指儒家经典。 - 微茫:模糊不清,这里指古代典籍的残缺不全。 - 坠绪:中断的传承,意指古代学术的失落。 - 笙歌:古代宴会上演奏的音乐,此处借指文化活动。 - 绛帐:红色帷幔帐子,象征学术或政治的中心。 - 宗风:正统的风气,这里比喻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 东京本
注释:我亲自校对着斜方百叶图,官书上的字体和这种字体相似,古今以来没有。现在这门绝学真的成了一门绝学,书库中的典籍变得凄凉孤独。 赏析:诗中“手校斜方百叶图”一句,诗人自注为“《汉书》有‘斜方’字,此本乃‘斜方’二字,盖以意改也。”这里,诗人在“手校斜方百叶图”的句下又加了一句自注,说明自己对“斜方”两字的怀疑,是出自于《汉书·律历志》,书中有“斜方”二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把握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炼字,最后分析诗歌的结构等。此题中,“古人制字鬼神泣,后人识字百忧集”的意思是:古人创造汉字时,人们会因鬼神哭泣而感到恐惧;后人识字后,却因百忧交集而忧愁不已
己亥杂诗 其六十一 轩后孤虚纵莫寻,汉官戊己两言深。 著书不为丹铅误,中有风雷老将心。 注释: - 轩后:指轩辕氏,即黄帝。 - 孤虚:指黄帝的陵墓在中黄土冈上,四周空旷如虚空。 - 汉官:汉代官员。 - 戊己:古代五行之一,代表中央和君主。 - 风雷:喻意诗人心中的激荡与坚定意志。 赏析: 此诗首句以“轩后孤虚”开篇,描绘出一幅黄帝陵墓空旷、无人问津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