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
注释:早上借来经书,用簦子盖住再上路;晚上还书时,经书已经点上了灯。龙华寺相见再相谢,借经功德是龙泉寺的僧徒。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龙华寺向龙泉寺借经的情景。诗中“朝借一经覆以簦,暮还一经龛已灯”两句,形象地写出了借、还经书的过程。诗人早晨带着经书去借,晚上回来时,经书已经是被灯光驱映得发亮的了。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借、还的经过,而且表现出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 在第三句“龙华相见再相谢
【注释】己亥杂诗:作者自注“己亥是乾隆五十六年,时在京城”。 彤墀(tóng chí):朱红色的台阶。 小立:站立。缀鹓鸾:缀上鹓鹭的羽毛。鹓鶵(yuān l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其羽色青黄相间,尾如长带。 金碧(jīn bì):形容建筑上的黄金、碧玉装饰。初阳:早晨的阳光。 佽(cí)飞:指鹰鹞。 竞:争相。 识我:认出我来。 健儿:强壮的人或物。 身手:指人的体态和动作。此文官
己亥杂诗之五十 千言只作卑之论,敢以虚怀测上公。 若问汉朝诸配享,少牢乞袝孙叔通。 注释: -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此诗为其中第五首。 - 其五十:指的是《己亥杂诗》中的第55首。 - 千言:指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许多感慨和议论。 - 卑之论:表示自己的观点可能不够崇高或深刻。 - 上公:古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这里的上公可能指的是朝廷的高级官员。 -
己亥杂诗 其四十三 联步朝天笑语馨,佩声耳畔尚泠泠。 遥知下界觇乾象,此夕银潢少客星。 注释: 己亥杂诗 其四十三:这是第43首《己亥杂诗》。己亥,作者在戊戌年(1858)所作。 联步朝天笑语馨:我与皇上一起步行上朝,谈笑风生,气氛非常和谐。 佩声耳畔尚泠泠:我耳边仿佛还回荡着佩饰发出的声音,那声音清脆悦耳,宛如流水一般。 遥知下界觇乾象:我知道天上的星星可以观测到地球的运行情况
注释:五十一个人都喜欢我,八公送行更加使我感到亲近。他年卧听除书罢,冉冉修名独伤神。 赏析:本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前程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注释】 客星烂烂:客星,即太白金星。烂烂,光亮的样子。天潢,指皇家的御道。许署头衔著作郎:许是诗人自注名号;头衔著作郎,指官职。翠墨:指用青黑色颜料书写的诗稿。仙字蚀:指诗作中“仙”字被误认为是“仙”字。云烟:指云雾缭绕的景象。半榻:一半的床榻。掖门旁:掖门,古代宫阙两侧的门,这里指诗人住所的门。 赏析: 《己亥杂诗》是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的组诗作品,其中第五十一首题为“客星照天潢”
【注释】 己亥:作者自注:己亥为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杂诗:即组诗。其四十八:指这首诗。综核汉公卿:综合考察汉代的大臣。《后汉书·杨震传》:“天下咸以谓杨震贤,号曰‘关西孔子’。”“时流不沮狂生议”:指当时正直之士反对权贵的议论。“侧立东华”:指有才德的人得到皇帝的重用。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嘉庆元年所作,诗人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对当时政治黑暗、奸佞当权的愤慨之情。
诗句释义: 1. 终贾华年气不平,官书许读兴纵横:形容在官场中经历的挫折和不平。 2. 荷衣便识西华路,至竟虫鱼了一生:描述通过学习诗词,最终明白了生命的真谛,即《庄子·秋水》中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以及《易经》中的“上善若水”,即最高境界如同水一样。 译文: 在仕途中历经坎坷与不平,我仍然怀着一腔热血。 穿着荷叶做成的衣服就能辨认出西华的小路
眼前二万里风雷,飞出胸中不费才。 枉破期门佽飞胆,至今骇道遇仙回。 龚自珍在这首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忧虑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中的“生气”象征着国家和社会的活力与生机,“万马齐喑”则形容当时社会的沉闷与停滞。《己亥杂诗·其四十五》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革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理想追求
注释:夹袋里搜罗天下,但是人才终究还是依靠宗工。笥河寂寞,覃溪死去,现在这个席位应当属于你。 赏析:这首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所作,表达了他对人才的尊重和对宗工的赞美之情。他认为人才是世间的重要资源,只有通过宗工的努力才能发掘出来。同时,他也对人才的稀缺表示了遗憾,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像笥河、覃溪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了。最后,他预言这个席位应该属于自己,表达了他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