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只作卑之论,敢以虚怀测上公?
若问汉朝诸配享,少牢乞袝孙叔通。
己亥杂诗之五十
千言只作卑之论,敢以虚怀测上公。 若问汉朝诸配享,少牢乞袝孙叔通。
注释:
-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此诗为其中第五首。
- 其五十:指的是《己亥杂诗》中的第55首。
- 千言:指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许多感慨和议论。
- 卑之论:表示自己的观点可能不够崇高或深刻。
- 上公:古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这里的上公可能指的是朝廷的高级官员。
- 汉朝诸配享:汉朝时期有许多功臣受到皇帝的追封,称为“配享”。这里提到的“配享”是指这些功臣在汉朝被追祀的情况。
- 少牢: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三牲之一,用于表达对死者的敬意。
- 袝:古代礼仪用语,指在宗庙中祭祀时的仪式。
- 孙叔通:孙叔通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曾为刘邦的老师。他因直言进谏而闻名,被后世誉为“汉初三杰”。
赏析:
这首诗是龚自珍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批判与反思,通过对汉朝配享制度的描写,反映出他对封建礼制及官场腐败的不满。《己亥杂诗》作为一组自述性质的诗歌,展现了诗人一生的出处、交友、著述等经历。在诗中,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既有豪放洒脱的抒情,也有深沉有力的议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反映了清王朝没落衰朽的现实。同时,诗人通过对汉朝配享制度的描述,表达了对封建礼制的批判,以及对正直之士的敬仰。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是清代诗歌作品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