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峤,题目为《还都口号诗》。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分壤蕃帝华,列正蔼皇宫。 - 分壤:古代帝王把国土划分为九等,称为“九州”,其中一州为“王畿”,即京城周围地区。 - 蕃帝华:形容皇帝(天子)的威严与尊贵。 - 列正:排列整齐。 - 蔼皇宫:形容皇宫庄严肃穆、富丽堂皇。 2. 礼燕及年暇,朝奏因岁通。 - 礼燕:古代的一种宴会形式,通常由朝廷官员举行
注释: 1. 昔与君别时,蚕妾初献丝。 “昔”指的是过去的时光,“与君别时”表明这是一次分别。蚕妾,即养蚕的妇女,她们在蚕吐丝时提供帮助。这里的“初献丝”可能意味着蚕妾刚刚织出了第一批丝绸。 2. 何言年月驶,寒衣已捣治。 “何言”是反问,表示对时光飞逝或变化无常的感叹。“寒衣已捣治”描绘了冬天来临的景象,意味着人们开始制作冬季的衣服。 3. 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缁。
劳舟厌长浪,疲旆倦行风。 连翩感孤志,契阔伤贱躬。 亲交笃离爱,眷恋置酒终。 敷文勉征念,发藻慰愁容。 思君吟涉洧,抚己谣渡江。 惭无黄鹤翅,安得久相从。 愿遂宿知意,不使旧山空。 注释: - 劳舟:让船劳苦。 - 厌:厌倦,讨厌。 - 长浪:长长的波浪。 - 疲旆:疲惫的旌旗。 - 连翩:连续不断的样子。 - 感:引起。 - 契阔:指别离,长久的离别。 - 亲交:亲近的人或关系密切的朋友。
【诗句注释】 土牛:古代一种用土制的牛形器物,用以送葬。 寒:指天气寒冷。 奠陵:在山陵前祭奠。 天野:天空和野外的大地。 饮泉:喝泉水。冻马骨:指战马的骨头已被冻硬。斫冰:砍伐冰块做成工具。役疲:劳役已尽。 昆明:昆明池,汉水名。 黍谷:泛指谷物。 吹:吹奏。 【译文】 土牛送走冬天的寒意,祭奠墓地正赶着回家的马车。 风吹动大地,封住雪白枝头。 江渠变作荒废的田地,广阔的原野浩无边际。
【注释】 差池:错落,参差。 玉绳:北斗星的别名。 掩蔼:模糊。 屯:积聚。 崖栖:在悬崖上栖息。 役人喜先驰:服役的人喜欢早早出发。 军令申早发:军队下令早上出发。 洲迥:水边旷远。 风正悲:风很冷。 楚越:指吴地与越地。 蓬思:蓬草,比喻飘泊不定。 【赏析】 《阳岐守风诗》:诗人在江边宿营时,偶遇一场狂风,他写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和感慨。全诗以“风”为线索贯穿始终,写景叙事,抒情言志
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芦洲。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 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 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 绝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倏忽坐还合,俄思甚兼秋。 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谁令乏古节,贻此越乡忧。 【注释】 - 昨日在南陵过夜,今晨进入芦洲。 - 旅途中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不能停留。 - 星星开始闪烁,说明已经赶路了。 - 夕阳西下
绍古辞七首 其一 橘子生长在湘水旁,虽美却因菲薄而无人传扬。 我有幸参加了金华的盛宴,得以站在玉几前欣赏。 三川之地名利尽得,京洛之都繁华妖艳。 恩宠荣华难以久持,尊贵宠爱易衰偏贱。 宴会上看到君王凄怆,看到君王泪流满面。 我只能怀抱忠诚和孝心,还是像被遗忘的葑菜与杂草一般,地位低下,命运坎坷
【注】《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一作谢灵运) 客行有苦乐,但问客何行。 扳龙不待翼,附骥绝尘冥。 梁圭分楚牧,羽鹢指全荆。 云舻掩江汜,千里被连旌。 戾戾旦风遒,嘈嘈晨鼓鸣。 收缆辞帝郊,扬棹发皇京。 狐兔怀窟志,犬马恋主情。 抚襟同太息,相顾俱涕零。 奉役途未启,思归思已盈。 译文: 行客的苦与乐难以言说,只是问行客为何而行。 攀龙不等待翅膀,跟随良马绝尘而去。 梁圭分封到楚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首先应逐句翻译,然后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风急讯湾浦,装高偃樯檝。”译为:船儿乘着风急浪高,扬起帆樯向港口疾驰。 “夕听江上波,远极千里目。”译为:傍晚时分,我站在船上聆听江面上波浪的声音,眺望那无边无际的远方。 “寒律惊穷蹊,爽气起乔木。”译为:寒气逼人,草木摇落,使小径上的行人感到吃惊不已,清爽之气从树上升起。 “隐隐日没岫
这首诗共有八行,每行五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还都道中诗三首 其一 悦怿遂还心,踊跃贪至勤。 译:心中喜悦终于可以回家,兴奋地急切地想要到达目的地。 注释:这里的"悦怿"可能指心情愉悦,而"遂还心"则表示内心的满足和期待。"踊跃"形容非常急迫的样子,"贪至勤"则意味着迫切和勤奋。 2. 鸣鸡戒征路,暮息落日分。 译:听到鸡鸣就起床,黄昏时分在落日下休息。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