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译文: 在淮南的古渡口搭建了一间茅屋,我躺在这里看着长淮河的水波滚滚向东流去。 窗户里的人们正在一天天变老,而门口的那些树木也已经进入了秋天。 寒山上孤独地飞过一群大雁,傍晚时又下起了淅沥的细雨,远处有船儿划过。 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又遇见了回来的客人
【注释】 ①韩少尹:指韩愈。 ②谪遐远:被贬谪远方。 ③留砚宠斯文:留下砚台,以宠爱这方文人用砚。 ④白水:清流的水。 ⑤清池:清澈的水池。 ⑥夏云:夏天的天空云气。 ⑦念离心已永:思念之情已经永远。 ⑧桂阳:地名,今湖南郴州桂阳县。 ⑨裁书报君:写一封书信报告友人。 【译文】 你我故交被贬到遥远的边城,只留下那一方珍贵的砚台来珍爱这文人雅士用的墨色。 清流的泉水浮起墨香
【注释】: 1. 遗民爱精舍:遗民,指隐居的百姓;精舍,指有学问的人居住的地方。 2. 乘犊入青山:乘坐小牛车进入青山。 3. 来署高阳里:来到高阳里。高阳里,地名。属颍川郡,位于今河南登封县东。 4. 不遇白衣还:白衣,泛指平民,这里指隐士。 5. 礼贤方化俗:礼贤,以礼对待贤者。方,正。化俗,改变风俗。 6. 闻风自款关:听到风声就主动投靠官府。款关,叩门请见。 7. 况子逸群士:况字子逸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歌创作手法来分析,如炼字、修辞等,最后还要把这首诗的内容放到整首诗中理解,这样既能准确把握诗句的意思,又能很好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本题要求赏析“日日吟趋府,弹冠岂有因。 【答案】 译文:每天在官府里吟咏作诗,为高官厚禄而得意忘形。 赏析:这是一首赠答诗。崔元是侍御史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解鞍先几日” 注释: 解鞍,意为卸下马鞍。几日,表示经过的时间。此处表达诗人在几天前已经卸去了马鞍。 译文: 经过数日的旅程后,诗人已准备就绪。 第2句:“款曲见新诗” 注释: 款曲,形容礼节周到,亲切。新诗,指新写的诗作。表达了对李博士新诗的欣赏和期待。 译文: 通过几次交流,诗人对李博士的新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第3句:“定向公堂醉” 注释:
【注释】 奉酬处士叔见示:酬和酬谢。处士,有才学而隐居不仕的人。叔见示,指诗人对处士叔的酬答。 挂缨:系在帽子上的装饰物,表示清高。 积雪卧郊园:指诗人在雪中休息的庭院。 叔父亲降趾:指处士叔来访,并带着礼物来到门口。叔父,指处士之兄。 壶觞:盛酒器。 高斋:高堂,指诗人住所。 道心存:心中存留着道心。 即此同疏氏:在这里,我与您共同追求道义。 可以一忘言:可以彼此畅谈而不被言语所累。 【赏析】
注释: 郊园夏雨歇,闲院绿阴生。 郊园:城外的园林。夏雨歇:夏日雷雨停止。 闲院:幽静的院落。绿阴:浓密的树荫。 职事:职务、工作。方无效:已经没有了作用。 幽赏:独自享受美景。独违情:独自违背了心情。 物色:景物。坐如:如同坐在。坐:坐着。 离抱:离别之情。怅多盈:惆怅满溢。 况感:何况。夕凉:傍晚的凉爽。凉气:凉风。 闻此:听到这些(指蝉鸣声)。乱蝉鸣:乱哄哄的蝉鸣声。 赏析:
天生逸世姿,竹马不曾骑。 览卷冰将释,援毫露欲垂。 金貂传几叶,玉树长新枝。 荣禄何妨早,甘罗亦小儿。 注释: 1. 天生逸世姿:意为天生的超凡脱俗气质。 2. 竹马不曾骑:意为从未骑马,形容无忧无虑、天真无邪。 3. 览卷冰将释:意为翻阅书籍,让冰融化。比喻学习、阅读的过程。 4. 援毫露欲垂:意为提起毛笔,墨水已经滴落。形容写作时的兴奋和紧张。 5. 金貂传几叶:意为传递着金貂的消息。 6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首联:朗月分林霭,遥管动离声。 - 注释: “朗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分林霭”表示月亮的光辉穿透了树木间的云雾。 -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宁静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穿透了树梢上的雾气,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格外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崔主簿之间的情感距离,因为“遥管动离声”暗示了离别的情绪。 2. 颔联:故欢良已阻,空宇澹无情。 - 注释: “故欢”指以往的欢乐
【解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酬答的对象是征君徐少府。首联“终日愧无政”是说整天感到惭愧,因为我没有当好官;“与君聊散襟”的意思是说和您聊聊天,排遣心中的郁闷。颔联“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意思是说城墙根儿下有座山,亭子的影子映在河里。颈联“朗咏竹窗静,野情花径深”,意思是说朗声吟诵着竹子的幽居之志,感受着野外情趣。“那能有馀兴,不作剡溪寻”,意思是说怎么能有多余的兴致,不去做剡溪游。尾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