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
东华门外软红尘。不到水边村。任是和羹傅鼎,争如漉酒陶巾。 三年浪走,有心遁世,无地栖身。何日团圞儿女,小窗灯火相亲。 注释: 东华门:古代皇宫的正门,位于长安城之南。 软红尘:指京城的繁华尘世。 和羹傅鼎:指辅佐帝王或治理国家。 漉酒陶巾:指隐居生活。漉酒,指过滤酒浆;陶巾,指用陶土制作的头巾。 三年浪走:指在朝为官多年却无所作为。 团圞:团聚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名为《浪淘沙令》,其内容为:“青锁几窥容。带结心同。临鸾谁与画眉峰。自恨寻芳来较晚,孤负春红。” 下面逐句解释: - 第一句:“青锁几窥容”。这里的“青锁”可能是比喻,意指某种形式的束缚或限制。整句诗表达了诗人被某种束缚所困扰,无法自由行动或表达自己的意思或情感。 - 第二句:“带结心同”。这里的“带结”可能意味着一种约束或束缚,而“心同”则表明内心的共鸣或认同
碧叶托起万点黄金般的花朵。更看蔷薇清露洗,泽国的秋光如水般清澈明亮。 余生漂泊于江南,幽香扑鼻曾参。听说小山招隐,梦魂夜夜飘荡在云岚之中。 注释: - 咏木樨花:咏,赞美;樨,桂花,这里指桂花。 - 碧云叶底:形容桂花生长在茂盛的绿叶下面,如同碧云一样。 - 万点黄金蕊:形容桂花花朵繁多,颜色金黄如黄金。 - 更看蔷薇清露洗:蔷薇是另一种花卉,与桂花相映成趣,清露洗是指露水洗净了花瓣上的尘埃。
【赏析】 《烛影摇红·前事用吕东窗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怀古词。此词上阕以“知音”为题,抒发了对知音难求的感慨;下阕则以“还丹”为题,表达了作者追求长生不老、超凡脱俗的向往。全词意境宏大、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充满了浪漫色彩。 【注释】 三尺枯桐:三尺长的桐木琴。 玉箫吹断凤楼云:玉箫指古代一种精美的乐器,凤楼云形容凤凰楼阁中飘渺的云雾。 □长江、离魂浩渺:这里指的是长江水波浩渺
清平乐 · 李仁山槛中蟠桃梅 前村潇洒。雪径人回驾。一槛谁移春造化。郁郁香浮月下。 青绫半护冰姿。宛然临水开时。说与绿毛幺凤,不妨倒挂虬枝。 【注释】 ①潇洒:形容景色优美。 ②雪径:指积雪覆盖的小径。 ③槛:栏杆。 ④冰姿:冰一样的姿态。这里指梅花的洁白。 ⑤青绫:浅蓝色丝织品。 ⑥绿毛幺凤:指绿羽毛的凤凰。 ⑦虬(qiú)枝:盘曲的树枝。 【赏析】 此词写李仁山家的后院,以梅花为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注释和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 “喜气轩眉宇。”:眉宇轩昂,喜气盈眉。 “□卢郎、风流年少,玉堂平步。”:卢郎,指卢植,东汉名臣,有才学。风流年少,年轻有为。玉堂,指尚书令。玉阶,指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平步,形容官运亨通。 “车骑雍容光华远,不似黄梁逆旅。”:雍容
【注释】 秋色:指秋天的景象。 摇落:形容树叶凋落,草木枯黄的样子。 爱南枝迥绝:意思是喜爱那南边的树枝高高地生长在天空之上。 暖气潜通:意思是暖意悄悄渗透到枝间。 含章睡醒宫妆褪:意思是含着香气醒来后,脸上的妆容都褪了下来,仿佛刚刚卸妆。 冰蕤瘦(ruì):意思是花蕊像冰一样透明,娇嫩而纤细。 蜡蒂融:意思是花蒂上的蜡质融化了,花蕊透出来。 翛(xiāo)然:形容清幽高远的风声。林下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审清题干,分析诗歌的内容,注意分析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体会诗歌的情感。最后结合全诗内容概括出诗歌的思想情感即可。此题要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并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
浪淘沙令 今古海山情。月牖云扃。潜教小玉报双成。整顿罗衣斜敛出,门外娇迎。 镫暗酒微醒。鬓乱钗横。一春心事语叮咛。明夜闲衾容易冷,谁复卿卿。 注释: - 今古海山情:指的是今昔的情感和对大海的思念。 - 月牖云扃:窗户被月光照亮,云层紧闭。 - 潜教小玉报双成:暗中教导小玉(侍女)去告诉双成(另一侍女)。 - 整顿罗衣斜敛出,门外娇迎:整理好衣服斜着走出,门口有人娇俏地迎接。 - 镫暗酒微醒
浪淘沙·令 行路古来难。似得还山。山间终是胜人间。风月琴樽应不羡,尘土征鞍。 何处老来闲。白下长干。一番春事又兰珊。□□□□□□□,□□□□。 注释: 浪淘沙:词牌名,又名“更漏子”、“浣溪沙”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令:曲调名。 行路古来难:自古以来,行走在道路上都是困难的。 似得还山:似乎能够回到山中。 山间终是胜人间:山中终究比人间要好。 风月琴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