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
【注释】 1. 桃花源忆故人:这是一首词牌名,属于唐宋词中的《忆江南》曲调。此词是作者怀念故人之词。 2. 雨斜风横香成阵:形容春天的景色。斜雨和横风吹拂着花朵,使得花朵散发出阵阵香气。 3. 春去空留春恨:春天已经过去,留下的只是遗憾。 4. 欢少愁多因甚:为什么欢愉的时间很少,而忧愁的时间却很多呢? 5. 燕子浑难问:燕子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无法询问。 6. 碧尖蹙损眉慵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诗句释义: 1.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 “连云”形容草地辽阔,无边无际;“衰草”指的是枯萎的草地。 - “连天晚照”描绘了天空中的晚霞和远处的山脉在夕阳下的景象。 - “连山红叶”描述了连绵的山脉被晚秋的红叶覆盖的美丽景色。 2. 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 “西风”是指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换。 -
南乡子 宫样细腰身。玉带罗衫稳试新。小底走来宣对御,催频。曲殿西厢小苑门。 歌舞斗轻盈。不许杨花上锦茵。劝得君王真个醉,承恩。金凤红袍印粉痕。 注释: 宫样细腰身:皇宫里的女子身材纤细。 玉带罗衫稳试新:穿着玉带和丝绸的罗衫,试穿新衣。 小底:小太监或贴身侍从。 宣对御:向皇帝报告或传达。 催频:催促频繁。 曲殿:曲折的殿宇。 西厢:古代戏曲《西厢记》中的地点,这里指代宫廷中的一个角落。 小苑门
【解析】 本诗是一首词,全词如下。 桃源忆故人 飘萧我是孤飞雁。不共红尘结怨。几度蓬莱清浅。侧翅曾傍看。有时飞入西真院。许趁风光流转。玉蕊绿花开遍。可惜无人见。 【答案】 《桃源忆故人》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上阕“飘萧我是孤飞雁”一句点明了词人的孤独和飘荡之状;“不共红尘结怨”两句则表明了词人对世俗的不屑一顾;“几度蓬莱清浅”一句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与怀念
【注释】 桃源:陶渊明《桃花园》诗,这里指代隐居的生活。 忆故人:即念故人。 小园:庭院。 霁(jì):雨停天晴。 天气微寒犹暖:天气虽凉,却有如春般的温暖。 黄菊红蕉:黄花和红花的竹子。 翠径苔痕软:绿色的小径上长满了柔软的青苔。 眼前明快眉间展:眼前的景象使人精神愉快,眉毛舒展了。 细酌霞觞不浅:细细品尝着酒,酒杯里的酒还剩下很多。 广陵:扬州古称广陵,这里泛指扬州的曲调。 飞鸿:大雁。
【注释】 畏:怕。闲:闲暇时。湖上径:指西湖上的小径。雨丝:形容细密的小雨,断送:使……断绝。凉成阵:凉爽得象是排成的战阵。风里芙蓉:形容荷花在微风中摇曳。沈红影:暗喻女子的红颜,沉落如水。约回萍叶波心静:水面平静,仿佛是荷叶被风吹动,而波心却依然宁静。催唤吴姬迎小艇:催促着侍女吴氏去迎接小船。妆花烛焰明相映:用鲜花装饰的蜡烛发出明亮的光焰。妆花:即花灯,借代女子。烛焰明相映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解析: - 圆月又中秋。 描述了中秋之夜月亮再次升起的景象。 - 南海西头。 指出了事件发生的地点,位于南海的西边。 - 蛮云瘴雨晚难收。 反映了当地天气状况恶劣,乌云和雨水持续到夜晚难以消散。 - 北客相逢弹泪坐,合恨分愁。 北方来的客人在雨中相遇,共饮时不禁落泪,表达了彼此间因分离而产生的共同忧愁。 - 无酒可销忧。 表示没有酒可以缓解心中的忧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大意,然后结合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来分析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太易”,指天。《庄子·天下》:“自太初以来,吾不知天之所为,造物者之谓何。”《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指天地形成之前的状态。太极生两仪,指天地生成的过程。太易,指天地未分时的状态。这里借指天地。
诗句翻译: - 花涨藤江,草熏鸭步。锦帆兰棹分春去。 译文: - 春天里花盛开在藤江之上,草香扑鼻鸭儿慢行。船只上的锦帆和兰花装饰着美丽的春光,带着满心的期待离开了。 - 二翁元是一溪云,暂为山北山南雨。 译文: - 你我二人如同天空中飘动的云彩,暂时被山的北面或南面的雨气所笼罩。 注释: - 花涨藤江:花盛开在藤江之上,形容景色美丽。 - 草熏鸭步:鸭子在草地上慢悠悠地走着
渔家傲 谁转琵琶弹侧调。征尘万里伤怀抱。客散黄昏庭院悄。灯相照。春寒燕子归来早。 可惜韶光虚过了。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莺啼春又老。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 注释: 1. 渔家傲:词牌名。 2. 谁转琵琶弹侧调:指谁在弹奏琵琶,曲调偏斜不正。 3. 征尘万里:形容战乱离愁,漂泊他乡的辛酸和苦楚。 4. 客散黄昏庭院悄:客人都走了,黄昏时分,院落里显得安静而寂静。 5. 灯相照:灯光相互映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