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燕去鸿归音信绝。问黄花、又共谁折。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诗句释义:
-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 “连云”形容草地辽阔,无边无际;“衰草”指的是枯萎的草地。
- “连天晚照”描绘了天空中的晚霞和远处的山脉在夕阳下的景象。
- “连山红叶”描述了连绵的山脉被晚秋的红叶覆盖的美丽景色。
- 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 “西风”是指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换。
- “摇落”意味着树木因秋风而落叶。
- “呜咽”形容溪水的声音,可能是因为秋天的河水变得冷清,或者有其他原因导致水流声音变得哀伤。
- 燕去鸿归音信绝。
- “燕去鸿归”指的是大雁南飞、燕子北回,常用来比喻离别。
- “音信绝”表示消息中断,无法联系。
- 问黄花、又共谁折。
- “黄花”通常指菊花,是秋天的象征。
- “又共谁折”表达了对某人的思念之情。
- 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 “征人”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士兵。
- “愁处”指的是士兵最感到忧愁的地方。
- “送寒衣时节”指的是天气寒冷的时候,通常是在冬天,需要送暖衣给家人或士兵保暖。
译文:
在连云般的枯萎草地上,连绵不断的晚霞映照着天空和远方的山脉,山上的红叶如火般燃烧。随着西风的吹拂,树叶纷纷落下,小溪的水声也在呜咽。大雁和燕子都离开了这里,他们的音讯已经断绝。在这思念的季节里,我不禁想问那黄色的花,又能与谁共同欣赏?正是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我们为远行的士兵送去温暖的衣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连云”、“连天”、“连山红叶”、“燕去鸿归”,以及“寒衣时节”等,都增添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特别是最后两句,“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不仅表达了对远行士兵的同情和关心,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广阔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