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诗句解析: 1. “百字令” - 这是一首词牌,通常用于表达某种情感或景象。 2. “雪” - 主题是雪景,描绘了一个寒冷而美丽的冬日景色。 3. “茅斋向晚,正江山一望,荒云漠漠。” - 描述诗人的住所,傍晚时分面向远处眺望,看到一片空旷而模糊的云层笼罩着整个江山。 4. “黄叶滩边风更紧,吹遍芦帘纸阁。” - 描述了秋天的景象,黄叶飘落的沙滩和猛烈的风吹过,吹拂过覆盖着芦叶的纸阁。 5.
【注释】 艺圃:园林。 姜光宇:作者的朋友,字学在。 度香:作者友人号。 白简:古代丧事中用竹板写有死者姓名的纸片。 瑶阶抗节:指姜光宇以抗节自励的节操。 社稷:指国家,这里泛指家乡。 江边葬骨:指作者父亲被征召去戍守边疆而未得返乡安葬之事。 吴阊(cān)小筑:作者在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的小住处。 尽教:全让。 敬亭山:在安徽宣城市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曾在这里作过诗。 楚云
百字令 秋夜闻芭蕉雨声 一枝冷烛,记春时、曾见斜遮窗户。 几日苏台寒信到,添得秋声难数。 南浦哀砧,西楼远笛,北渚离鸿语。 石阑干外,并教风颤凉雨。 注释:冷烛:点蜡烛后,烛光很弱,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苏台:指东晋时谢安隐居在会稽的山阴(今浙江绍兴)别墅,后人称他为“东山”,故以“苏台”代称。 残灯:点完油的灯盏。 罗扇闲来:指美人闲暇时拿着罗扇。 缄书拆后:指书信被拆开。 忍向林边住
【解析】 本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一首咏怀之作。此诗首句起笔不凡,以“百子”对“百花”,以“溯当年”对“在目前”,以“呜咽秦淮通别渚”对“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些句子,皆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点出阮圆海,并写其居所。三句写阮圆海旧居之景,四句又写阮圆海旧居之变,五至七句写阮圆海今居之景。八句写阮圆海今居之变,九至十句写阮圆海今居之变,十一、十二两句写阮圆海今居之人。十三、十四句写阮圆海今居之思
百字令·雪湖荷亭眺望 小亭帘幕,微风起、吹乱一湖新碧。 雨过横塘香更远,遥望水天一色。 露滴圆珠,光摇翠盖。 叠浪翻琼雪。 菱歌响处,白鸥时起时没。 试问鹤锡名区,胭脂废井,胜事皆陈迹。 著屐频来闲眺望,梦裹浑忘是客。 误落尘寰,神仙富贵,两字蹉跎失。 梧桐疏影,莫教辜负明月。 【注释】 1、百字令: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百字令”“秋蕊香”。双调,六十三字,平韵。 2、小亭:即“荷亭”
诗句释义: 1. 芳郊草绿,雨霏霏、将近花朝时候。 - 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时间。 2. 乍暖乍睛寒尚峭,醺作飞琼遍覆。 - 描述春风温暖,但天气仍然寒冷,雪花像仙女一样飘落。 3. 万树冰澌,一帘玉映,忆得人如旧。 - 形容雪后景色的美丽,以及与过去的人重聚的喜悦。 4. 剡溪夜访。至今韵事还又。 - 表示对过去的怀念和回访的期待。 5. 猛想昔日梁园,邹枚授简,顷刻千言就。 -
梨花春掩,小庭幽、怎地春光难售。 飞雪漫随风荡漾,还似冬残时候。 杏脸娇含,柳眉愁蹙,妆点溪山瘦。 瑶台月下,尽教独自消受。 追忆放鹤亭边,灞桥驴上,风景依然旧。 碎玉声声寒欲诉,是处珠悬檐溜。 小阁焚香,茶烟一缕,图史娱清昼。 立来久矣,窗前忽讶君叩。 注释: 1. 梨花春掩:梨花在春天绽放,但春天的美景却难以展现或出售。 2. 飞雪漫随风荡漾: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仿佛随风飘荡。 3.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每句九字,上下片各有五句。 夜行河朔:作者当时居住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其地在黄河以北,所以称“河朔”。 荏苒:指时间流逝。 南河北蓟:指南唐、后晋、北汉三个割据政权。 沦落青衫仍似旧,底事宵行亟亟:意为自己虽然穿着一身青衫,但仍然是那个落魄的自己,为什么还要匆匆连夜赶路? 古木声哗,荒榛影乱,疑有幽人宅。残蟾天半,寒光摇动空碧:意为古树参天,发出喧哗的声音
百字令/念奴娇·赵北口题壁 匆匆去也,问离人心事、谁能拘管。 驿路青山驴背影,细雨梦如春懒。 杨柳渔庄,菰蒲蟹舍,画出江村晚。 炊烟门巷,马通早又堆满。 闲坐土锉煤炉,居然鱼米,似我家乡饭。 更有十三红袖女,拉杂琵琶声断。 下第光阴,少年风味,一醉原无损。 奈侬多恨,拥衾灯火孤馆。 注释 1. 匆匆去也,问离人心事、谁能拘管: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和对离人之心事的询问
【注释】 成连海上,怪知音风雨,移情如许:传说中春秋时越国人范蠡在吴国为官时结识了好友西施。后来,范蠡离开吴国去齐国经商,路过若耶溪,思念西施而作《浣纱赋》,西施闻之感动泪流,两人依依惜别。这里泛指知己。百字令:词牌名。作者用此调寄友人。 海上:指吴越。 怪:奇怪。 知音:指朋友。 风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移情如许:比喻把对知己的深情寄托于海天之间。 自:自从。 乘空:指飞腾。 坠翼:指失意。